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新版多篇】

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新版多篇】

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新版多篇】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篇一

一、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在重要性

1、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大企业需要企业文化,中小型企业其实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时间短,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相当一部分甚至是不规范经营。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似乎更多谈到的是要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但却很少有人会提倡中小企业要注重文化的建设。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我们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关键是生存,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甚至管理界一些专家也这样认为,从而使得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为滞后。

任何企业,不管是否进行过文化建设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的企业作风或者说是风气。这种风气,可能是健康向上的,也可能是糟粕毁人的。如果是不良风气,在企业创办前期,也许对企业还不能构成恶劣的影响,但如果不加控制,任其发展,让企业风气慢慢积累成不良企业文化,再来改变就很难了。因此,当企业还在成长中就树立正确健康的企业风气导向,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文化一般定义为:企业在长期经营时间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中小企业的存续时间一般较大型企业为短,人员规模也较小,所以对此问题也未重视。但实际上,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大型企业的影响,只是不为社会所关注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达到企业文化之真正内涵。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是企业做事的方式,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凡是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因此,中小企业也肯定存在企业文化的塑造问题,只不过因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文化塑造的力度和角度也不同。

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11年的考察研究认为: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总收入平均增长68.2%,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则仅达16.6%;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股票价格增长为90.1%,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为74%;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净收入增长为75.6%,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仅为1%。

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家在潜意识上都很重视企业文化。作为老板,需要考虑如何让员工愿意和自己同舟共济、如何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为之奋斗?这就是企业文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中小企业也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中小型企业,可能就100多名员工,信息沟通较为顺畅,不需要太多的形式或系统的东西,它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让核心理念深入人心的工作上。“一个企业,如果想发展成大型企业,现在就必须做大型企业要做的事;想成为一个卓越的公司,现在就必须做卓越公司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大公司或卓越公司。”

下面这个案例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企业文化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两个好朋友同时创业,几年后其中一个人的公司已经小有名气,而另外一家则还是举步维艰。于是后面这家公司的老板就问他的朋友说:“我们是同时创业,我们的条件和机会差不多,为什么你发展得那么快,我到现在却还是那么艰难呢?”他的朋友并没有做正面回答,而是问了他三个问题:“你的公司有没有足以令员工激动并愿意与你共进退的发展目标?你有没有将你的思路与价值观与你的员工分享?你有没有经常刻意去创造一种让员工充满激情的工作氛围?”听完朋友的问题,这个老板陷入沉思之中。

二、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认识不足

据有关人员分析,现如今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有70%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观念和顾客观念,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他们只是从口号上来理解,概念不明确。

在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聚集地温州,有60%的企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有些企业就是有专门的机构,也是形同虚设。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编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企业经营理念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远远不够。

2、缺乏特色

作为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缺乏个性,形式化,雷同化现象严重。据有关资料表明,当前我国企业口号中,“团结”的使用率高达41%,“创新”与“开拓”的使用率也超过了20%,“进取”的使用率也达到了10%,市场在改变了,形势也在改变,可这些口号却没有变化。

3、文化建设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如部分国有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

4、忽略企业文化战略

中小型民营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能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于相对注重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而且,他们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决策是他们的通病。

5、家族式文化的弊病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中小民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 有近80%的企业是家族式或泛家族式企业。受企业主自身素质的限制,家长制集权管理导致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家族力量对企业领导权的垄断,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

三、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

(1)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存在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所以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例如,有些企业从办公楼到生产园区,从厂部到班组,到处都张贴或悬挂着诸如“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之类的标语口号;还有很多企业设计了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嘹亮的厂歌、鲜艳的厂旗,企业的外在形象可谓被设计得淋漓尽致,但他们只简单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

(2)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搞几次文艺演出,放几场电影,组织几个职工俱乐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3)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这种观点在国有中小企业中尤其普遍。另外,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机构设置较少,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归属于同一部门管理,但是由于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4)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规章制度,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实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企业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也会逐步地形成。尽管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绝不能将二者等同。

2、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内嵌性差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的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企业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3、企业文化建设雷同

很多企业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其中一味模仿、全盘照搬的比较多,而不是通过选择淘汰,消化等方式,把外来先进的文化吸收进来,作到有机的融合,培育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个性甚至雷同,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特点。

四、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企业从上到下都要形成共识,认清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领导者更要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要率先垂范和倡导企业文化,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塑造企业文化,积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沟通者,激励者。

2、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其他外在形象的表现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用文化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于宣传和作摆设,如果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紧密相联,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4、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这种支持,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5、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会比其他大型企业的员工素质低,这是中小型企业的先天来决定的,但是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而不是任其发展,不管不问,否则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持续推进的。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深入,通过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逐渐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全民参与”与“全民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6、注重企业文化传播工作,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很多中小型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认为这是大企业所需要做的。其实,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企业文化不只应该被本企业的员工所了解和接受,也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到一定程度时为更多的公众所了解并逐渐被接受和认可,这样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加深公众对自己企业及自己企业产品的了解和认可,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进行广告策划时一定不要只重视宣传自己企业的产品或企业的外在形象,而应该将企业的文化及所蕴含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广告当中,并利用有效的广告形式将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出去。当然传播企业文化有很多途径,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条件进行选择。例如企业可以加强与自己所处社区的联系,利用和社区的一些友谊活动来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再如,经常和其他企业进行横向联系,增强与其他企业地沟通,在沟通交流中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

总之,毫无疑问,对大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必要且重要的;同样,对中小企业来讲,企业文化建设是更加必要且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不仅仅在口头上、表面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而且更应该在行动中,在实质上认真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要正视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这一重大工程。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篇二

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被全体成员所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治理模式,是企业在经营治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它能把众多人的爱好、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塑造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价值标准,同时,又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在新时期,新的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一、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这些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铁饭碗以后,大多数企业都习惯将员工收入与本人工作考核结合起来,在员工中划分出类似“优秀”、“合格”和“试用”这样的不同等级,员工的福利待遇,则直接和自己所处登记挂钩。这样的机制,不仅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在员工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努力向上的工作氛围,工作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企业文化的激励下,企业员工队伍也会更加稳定,更加成熟,这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稳固的人才梯队,保证企业长期健康科学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吸引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建设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推动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有这样优势的企业必然吸引更多的人才就业,同时,大量人才的成长又必然促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此外,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在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等等都有很大吸引力。如果是同样的条件,没有人不愿意到一个更好的企业去工作,也没有哪一个客户不愿意和更好的企业合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吸引作用。

三、企业文化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成熟的企业文化就像企业中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让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要求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者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方向和方法,让员工自发地去遵从,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规范作用,企业文化规范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等。当企业文化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种规范就成为无形的约束力。它让员工明白自己行为中哪些不该做、哪些不能做,这正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通过这些“软”约束提高了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自我约束力,最终使员工明确工作的意义,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企业文化的先导作用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并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五、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企业文化在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中,不断使文化理念潜移默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和谐长远作用的推动力。企业的发展构建是建立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基础上,植根于独特的企业文化土壤之中,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是引导企业前进的方向,它明确了企业应该怎样对待员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怎样正确确定企业的经营策略,怎样正确维护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怎样协调好企业发展与社会关系等等。企业文化无影无形,却已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浸润着企业的每一个细胞,感染着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让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用文化将技术力量、销售力量、资金力量以及人才等等重要因素有机联系起来,有效地使人员、技术和资金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制度为导向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哲学的总和,是看不见的硬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高层次竞争的核心内容。因此,企业想做大做强,经营者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确保企业文化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并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新时期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远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篇三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海尔1984年开始创业,当时还是一个濒临破产的集体所有制的小企业。当时很多员工羡慕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很多优惠政策得不到,很多员工说:我们不得“天时”;1984年建厂,是在平了一片坟地的基础上建起来的,离火葬场较近,当时员工上班没有活干,有的员工看着火葬场的大的烟筒说:我们这个厂是火葬场的八车间。言外之意,这个厂早晚要完蛋,因为年年亏损。张瑞敏成为青岛电冰箱厂的厂长后锐意改革,倡导新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在他的领导下,海尔倡导了“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否定自我,创造市场”等新观念不断映入员工的脑海,不断转化为员工自觉的行动。企业文化一旦被员工认同了,就指导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正是由于海尔文化的不断形成,不断转变和影响着员工的思想观念,最终把所有的海尔人凝聚在一起,进发出海一样的力量,不断推动着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海尔有一种“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人激励机制,“三工”就是“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试用员工”。不同等级的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不一样。“优秀员工”的基本条件是干部、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治理、技术人员以及车间的班组长,这是集团的骨干力量,大约占集团的15%左右。工人中的多数是“合格员工”,还有一小部分只占10%左右是“试用员工”。这“三工并存,动态转换”不是终身制。“合格员工”再不注重,那就可能成为“试用员工,“试用员工”就很危险,随时有下岗的可能。反过来,“试用员工”干得比较好,他仍然可以往上转,变成“合格员工”。这个“动态转换”使每个人都想成为集团的骨干力量,成为“优秀员工”。比如有些很累、很脏的活,在青岛市招工不大好招,他们就到郊区去招一些职业高中生。这些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们愿意干,刚进厂的时候是“试用员工”,有很多在工作中表现非常好,成为了“合格员工”,有的“合格员工”后来当了车间主任,有的当上分厂厂长,成了“优秀员工”,成了集团的骨干力量。

三、营造和谐企业氛围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远起作用的推动力。企业的发展构建是建立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基础之上,植根于独特的企业文化土壤之中,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优秀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是支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搏击的精神支柱哲学家尼采说过:“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头脑。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是引导企业前进的方向;它明确企业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客户,怎样正确回报股东,怎样正确激励员工,怎样正确确定企业的经营策略,怎样正确维护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怎样协调好企业发展与社会的关系等等。企业文化无影无形,却已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浸润着企业的每一个细胞,让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战略的灵魂和主旋律,其基本内涵是:人是企业活动的中心、企业治理的中心,企业治理应当着眼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开发人的潜能,企业的任务是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在企业治理实践中必须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培养人;通过先进文化塑造人,挖掘人的文化潜力,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不是冷冰冰的机器的组合,而是布满人文气息的团体。员工不再是工业社会发展阶段的单纯的行为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员工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活跃的价值取向的思想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需要员工富有活力的思维来保障。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表现在员工之间、干群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充分信任。强调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事业,加入这一事业是难得的缘分,在共事过程中,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提倡“讲真话、讲实话”的处事风格和做人态度。会促进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从而形成了强大群体竞争合力。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群体意识、企业精神和道德规范的一种综合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它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劳动和交往过程中不断形成,同时又成为是企业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1、必须把塑造“五优形象”,打造企业品牌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部、班组、基层部门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窗口,更是展示企业形象的前沿阵地。富有企业个性又富有时代特征的企业形象,不仅能够体现出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品牌是企业综合素质和工程项目水平的集中体现。那么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品牌,就要通过塑造核心的价值观、全新的经营理念、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质的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来实现。而且要不断强化品牌意识、营造品牌效应,通过创建品牌工程、品牌项目部、品牌班组、品牌技术和品牌设备等小品牌,去打造企业的大品牌。

2、必须把创建“学习型基层团队”,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基层团队是人才培养的最好的基地,也是员工成长成才的摇篮。为此,基层团队要以实际工作为依托,通过创建“学习型团队”“开展劳动竞赛”等形式,树立员工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增强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培养技术型、知识型等复合型员工,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同时,要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必须把加强团队建设、创建和谐项目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一块。如果将这个比喻再引申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水。因此,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项目部要通过人性化管理,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创建和谐项目部。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直接满足员工消费需要的休闲文化,如篮球赛、象棋赛等;二是满足管理技术人员学习需要的专业文化,如技术讨论等;三是体现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操的观念文化,具有更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是最高层次的思想文化,如诚信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等。

4、必须把完善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文化的企业制度会导致人的机器化,没有制度的企业文化会导致企业的瘫痪。《诸葛亮兵要》上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能胜。”可见制度的重要性。没有铁的制度和纪律,不可能造就一支铁的队伍,更不可能造就一支能打硬仗、会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建立和完善项目部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从而达到以个体形象构筑企业整体形象的目的。

5、必须把企业文化向分包商(劳务协作单位)延伸,增强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如果对分包(劳务协作)方的管理欠缺,不但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和效益,而且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必须把企业日文化向分包商(劳务协作单位)延伸,增强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是改变对分包商(劳务协作单位)的管理理念,树立按合同办事、按流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意识,营造尊重分包商(劳务协作单位)的良好氛围;二是将分包商(劳务协作单位)的生活营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三是统一为分包商(劳务协作单位)购买安全防护用品和人身保险;四是在开展项目部优秀员工评比中将分包商(劳务协作单位)纳入范围,增强分包商(劳务协作单位)的自豪感,从而增强胜建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有哪些 篇四

1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理念尚未转变,未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就是开展一些公关宣传、广告推广、社会公益、文化娱乐等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___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和推广。有的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着装、统一企业的标识、进行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建设企业文化,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1.2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

有些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与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得不紧密,不切实际,缺乏特色,得不到员工的认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些企业提出的价值理念未贯彻落实到管理制度中,未深入到员工头脑中,更未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

1.3 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它的独创性。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只是简单地模仿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致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未表现出特有的文化色彩,未真正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无法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使公众通过企业文化识别企业形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

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强化科学管理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企业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并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直接作用于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2.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提高企业的竞争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的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竞争力固然要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是同时还必须靠企业自身的文化素质,靠文化的“软”投入。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合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提高员工的素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倡导以人为本、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培育敬业精神、主人翁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思想教育,科学、严格的管理,充分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一支精通业务、严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管理团队和业务精、作风正、积极向上、思想过硬的员工队伍。

3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企业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全体员工,都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头抓住了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这个基础,另一头抓住了发展社会先进文化这个枢纽,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从根本上说,有利于服务社会、服务员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文化这个灵魂,就不会有活力,更不会有竞争力。

3.2 加强学习,提升员工的素质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促进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领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做到这点,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学习。

企业应通过学习教育,培养员工的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要使企业文化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方向。企业还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共同的语言,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干劲。

3.3 加强目标教育,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一是加强企业发展目标教育。对员工应讲清企业面临的形势、企业的年度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把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

二是加强个人目标教育。分解企业各项任务指标,让员工在工作中有压力、有方向,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员工搭建表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有效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是引导员工把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就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使员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用团结协作、团结奉献的信念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4 完善机制,加强领导和监督

企业领导者同员工一样,都具有建设企业文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完善机制的根本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需要,提高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此外,政府应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引导企业朝着建设良好企业文化的方向发展。

5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规范企业文化建设

一要纳入考核评价工作的总体部

企业文化建设要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目前,许多企业已建立了一些考核评价标准。例如,有的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作为考核领导者业绩的指标,有的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星级单位评定,有的开展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知晓度、认同度测评,有的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文明单位建设、优秀成员企业、干部业绩考核等企业综合考核范畴。

二要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

考核评价,就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企业文化体系的状况、作用、效果进行评估认定,肯定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

考核评价的重点是考核领导体制是否有利于工作开展,运行机制是否顺畅,文化理念是否融入相关制度,价值理念是否反映企业的实际、体现时代的要求,企业标识体系是否健全、具有特色,投入是否有保障,员工对企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否认同,文化理念是否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作用是否明显等。

三要确定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

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采取企业上下与企业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即管理部门与员工考核评价相结合,企业自行考核评价与企业外部有关部门和专家考核评价相结合。还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取得预期效果。

标签: 多篇 新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pj82jn.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