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新版谚语故事经典多篇

新版谚语故事经典多篇

新版谚语故事经典多篇

谚语故事 篇一

1、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个叫张三的古人赚了三百两银子就想着怎么把银子藏起来。后来终于被他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藏银之法。有一天夜黑风高的晚上他在院子东屋的墙下挖了一个坑,然后把银子用油纸包好藏在坑里。但是即使这样他还是惴惴不安,觉得别人会发现这土里埋了银子。他冥思苦想了好久才又想出了个以为万无一失的计策,在一张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然后贴到东屋墙上。做完了才心满意足地回去睡觉了。可是他的秘密还是被隔壁王二看到了。王二等到半夜悄悄来到东屋墙下,把张三的三百两银子偷出来。好玩的是王二也是个傻的,他还学张三的做法在东屋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隔壁王二不曾偷”。一下子就把自己暴露了。

以前觉得怎么会有这么笨的人呢,应该是虚构的吧!可是后来见过的人多了才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还真的有这样的人。其实这则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过的事情要勇敢地承认并承担后果。也许我们做了坏事自我感觉遮掩的很好,但是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只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罢了。

2、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汉宣帝执掌朝政期间,他派大将赵充国领兵去平定西北叛乱。赵充国根据情报决定利用招抚的方法来从叛军内部去瓦解对方。可是汉宣帝下令用武力去征服对方。赵充国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继续用自己的方法,暂时不出兵攻打。可是抗旨是要杀头的,他的儿子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吓得赶紧派人去劝说他的父亲不要违抗圣旨。赵充国却对来的人说:“失此二策,羌人致敢违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既然矣”。按照赵充国的意思是觉得皇帝做了两件错事,羌人才发动叛乱。一是皇上派了个文官镇守边疆,最后被匈奴人杀得大败。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军队存粮不足。毕竟大战粮草是重中之重。后来经过赵充国谏言皇帝还是采用了他的安抚政策。可想而知最后赵充国一定平定了叛军。

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现在有很多人明明对一个行业不熟悉,却总喜欢指手画脚。一方面是自大另一方面更是不认真的做事态度。也许就因为他们一个小小的不熟悉,做事情又疏忽了就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大错。

3、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有水喝呢?归根究柢就是人的劣根性。以前我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有多大感觉,后来亲身经历了才明白原来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关于人性与责任分配的故事。

没有结婚前自己一个人住一个人过日子,洗衣做饭干家务自己做很正常,毕竟自己不做没人做,因为没有人帮我们,我们只能自己承担。除了更自由些,不想自己煮饭就出去吃顿大餐犒劳下自己,放假了早上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大中午才起来吃东西都没人会说。卫生方面累了的话就先放着,心情好了再打扫。一个人自由,可是衣食住行要自己承担。

可是结婚后就不一样了,有的可能只是夫妻生活,有的就是一大家子住一起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就会有很多摩擦。毕竟婚前只要负责自己一个人,婚后生活就不一样了。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考虑,有孩子了想要做什么更要考虑。如果自己不多付出一些,那么一家三口最后就会跟三个和尚一样没水喝了。所以结婚了生活不一样,需要付出的不仅是耐心还有责任心。有孩子了更不一样,需要付出的就更多了。所以这个故事其实看我们怎么理解。不一样的人就有不一样的想法。

谚语故事 篇二

第一个:关于“狗屁不通”的故事!

关于狗屁不通这个词语的背后故事,我相信很多看官都不知道,狗屁不通,他的原本词义是狗皮不通,说的其实是狗的一个特征,我们知道狗它是没有汗腺的,所以夏天的时候他只能借助自己的舌头来散发自己身上产生的热量,所以我们在夏天的时候,经常都可以看见一些狗耷拉着舌头,所以古人也正是借用了狗的这一特点,创造出了狗皮不同这个词语,后来就是因为这个“皮”和“屁”是谐音,后来人们就用这句话,来形容那些文理不通的诗文或者不明事理的人,就以“屁”来贬低之,换成“屁”之后,这个词语就更加的有冲击力,所以后来这个“狗皮不同通”逐渐就演变成了“狗屁不通”。是不是没有想到呢?!

第二个:关于“无奸不商”的故事!

无奸不商,想必大家对于这个词语也是非常熟悉的,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无奸不商”在以前的原意是“无尖不商”这个“尖”来自于古代用于度量的斗,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米商在卖米给大家的时候,除了要将这个斗装满外,他还需要多舀上一些,然后让这个斗冒出一个尖儿,意思就是用这个尖儿来告诉大家,他是最划算的,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如果商人不能做到敦厚,那么这个商人就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不够资格的商人,所以就有了无“尖”不成商,但是到了近代,因为有些人的道德素质的下降,所以无“尖”不商就演变成了无奸不商,再后来就直接演变成了奸商,现在大家知道这个词语的背后故事了吧?!

第三个:关于“无毒不丈夫”的故事!

无毒不丈夫,大家估计在生活中并不怎么用,但是在很多电视剧里面,特别是反派都会用到这句话,其实这句谚语还有一个前句,叫做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本身并不是这样的,他的原意是无度不丈夫,这个度也就是度量的意思,这个度量就是说一个人作为君子或者是丈夫,都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度量,也就是胸怀,一个人如果没有广阔的胸怀,那么就真的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所以这句话的原意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这样,但是从这个度“度”到“毒”其实就是一些小人用来自我安慰的方法,但是现在依然这么流行,其实还是挺让人感叹唏嘘的!

第四个: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故事!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一句非常非常自私的话,不过现在这样的理解,只是对她的一种误解,我们现在说的这个人不为“己”读的是第二声,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这个“己”应该是念第四声,也就是“为己”第二声代表的是作为的意思,第四声代表的是为了自己的意思,有非常强烈的自私嫌疑!所以“为己”就是做真实的自己,这句话的原因是人生于天地间,其性本善,最真实的自己,就是那个充满灵性的自己,这个是大自然的规律,如果人不能活出人本性的样子,那么就是与天地相悖,也就是违背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当然是要“天诛地灭”的!这句话的原意其实也是在教授大家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逐渐的演变成了现在这个自私的词语!

第五个:关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故事!

这个词语在我们平时用的时候都会带着一丝无奈的感觉,面对别人的提完感觉很难受一样!但这样的精神是非常好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现在的意思是追根究底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事情必须要追究到底,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就不罢休,但其实这句话的原句应该是“打破砂锅璺到底”这个“璺”是纹路的意思,我们知道砂锅如果你打破之后,它就会出现一些裂缝,这个裂缝就是“璺”的意思,只不过后来这个“璺”和“问”是谐音,所以就变为了:打破砂锅问到底!

谚语故事 篇三

潮汕俗语“无好家神通外鬼”意指吃里扒外,胳膊往外拐。这个俗语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某乡有一户贫穷人家,生活十分困难,常常缺米断炊,过年过节也只能向人家借一点钱勉强度日。他家的灶神(司命公)总觉得供奉的东西太少了,不若大户人家,有肉有菜。于是越想越生气。某日,阎王要抓一个替死鬼。正巧这事被灶神得知,他觉得报复的机会来了,竟然跑去向鬼差“推荐”自家的主人。可恨这位“家神”不但没有保佑这家人幸福,反而串通鬼差要来害自已人。幸好灶神的所做所为都为主人梦中获悉,醒来后气愤万分,遂将灶神牌位扔出门外,连声骂道:“无好家神通外鬼!”

凡事学大丈 俗语:“凡事学大丈”意指做事心中无数,盲目跟从。“大丈”本指大姨父,潮汕习俗大人跟小孩称呼对方以示尊敬,所以襟弟称襟兄也称“大丈”。

“凡事学大丈”这个俗语,源出民间流传的一则“傻女婿故事”。传说以前有一位傻女婿要到岳母家祝寿,妻子怕他出洋相,便告诉他:“大姐夫是个知书识理的人,到了我妈家,你就跟他学着做就行了。”翌日,到了丈母娘(岳母)家,傻女婿便细心注意大女婿的一举一动,认真模仿。在筵席上,大女婿举杯向丈母娘祝寿,他也举杯祝寿;大女婿为丈母娘夹菜,他也夹菜;规规矩矩,很有风度。丈母娘心想小女婿虽没读书,也甚懂理,心里很高兴。席间大女婿掰分一粒蚶吃,并用手帕将蚶壳包下,然后又吃豆粉汤。小女婿一不留心没看清楚,以为大丈吃蚶是连壳吞下,心想这可能是礼貌吃法。于是,也拿了一粒蚶放进嘴里,拼命往喉咙里咽。这谈何容易,他被哽得好苦。大女婿见襟弟这般傻相,忍不住大笑一声,谁料刚吞下的豆粉丝从鼻孔中喷了出来。傻女婿见状,惊惧万分,忙把蚶壳吐出,连连说:“大丈啊大丈,你那‘蛤蟆吞涎’已经把我哽得半死。这一着‘牛囝穿鼻’我确实学不来!”弄得大丈哭笑不得,众人却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斫断手指头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头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wqwm87.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