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新版多篇)

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新版多篇)

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新版多篇)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以新课程实施要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技创新,人人有责”意识,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基。

二、活动主题

节约——我为和谐社会展才智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斗志;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创造的精神;

3.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

四、活动要求

1.参与对象。在校初一年、初二年、高一年、高二年的全体学生及相应的班主任。

2.分类实施。校园科技节由不同的活动系列组成,各年级、各学科、各备课组及全体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选定自己的活动内容,根据不同活动的具体要求组织实施。

3.注重过程。活动的实施要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要围绕活动的主题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与学习相连、与生活相关、与科技结合;体现时代气息、彰显科技魅力、展现学生水平。核心是我们的、自己的、科学的、时代的。

4.严格评审。每项活动都要制定出较为完备的考评方案,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对活动的成果进行评审,要设置一、二、三等及优秀奖若干名,对获奖者个人及团队进行表彰。

5.成果展示。对科技节活动中产生的获奖作品要进行展示,以此激发全校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第二届科技节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六、活动内容

1.科技小论文比赛(组织者:教研室)

(1)评选内容: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自然与社会,阅读科普读物,然后写一篇观察报告、科技小论文、读后感、科普童话、科普幻想等体裁的文章

(2)评选要求:

①论文必须符合基本格式,所有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正文使用宋体四号字,字数在1000字——2500字之间。

②科技小论文要突出论据的科学性、思维的创新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社会调查必须经过实地调查或查阅文献,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捏造或浮夸,调查要求实事求是。

③论文题材、内容不限,不得抄袭、网上下载,文责自负。引用原文或资料必须注明。论文可个人撰写,也可小组合作(最多不超过4人),注明作者及所在班级。

④论文上交截止时间:11月21日(星期四)前。各班由班长收齐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上交教研室柯荣辉老师。

(3)评选对象:

相关教研组(除物理组和英语组以外)的高一、高二、初一、初二的科任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辅导一篇科技小论文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每个年段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组织者:物理组)

(1)评选内容:

组织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运用“声、光、电、磁、运动、机械”等科学原理,制作科技作品。

(2)评选要求:

①创新实物作品:生活小发明、节能环保小发明、变废为宝小设计、学习小发明、科技小发明、娱乐小发明、手工小艺术品等。

②创新理念作品:创新理念型论文(新观点、新理念、新颖管理模式)、书法、科幻画等。

③创新演示作品:电子贺卡、演示文稿等(演示某个科学幻想情节、故事、介绍类等)。

注:小发明要有创意,有价值,实用性强。小制作要精致、美观。每件作品附带两份说明书,一份粘贴在作品的下方,一份单独上报。说明书中注明:发明(制作)人、班级、作品名称、使用方法、辅导教师、发明(制作)时间等等。所有作品必须是同学本人亲手设计制作,也可以利用别人的理念进行创作,如发现有偷窃他人发明成果或别人代替制作者,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严肃批评。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二每位物理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项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作品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3.科技绘画摄影比赛(组织者:美术组)

(1)评选内容:

组织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歌颂美好的生活。如未来的溪安、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八中等。

(2)评选要求:

①摄影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作品要能展示摄影者一定的摄影功底和摄影技巧。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也可以反映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题材不限。

②摄影作品直接上交照片,底片自留。照片尺寸大小、色调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每幅照片应有“标题”,并配有简短的背景材料文字介绍,有作者署名及注明所在班级。

③作品可个人单独完成,也小组合作完成(不超过3人)。照片内容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利和个人隐私。

④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各班由美术教师收齐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上交给陈锦洞老师。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每位美术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份科技绘画、摄影作品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4.科技节英语手抄报(英语组李宏昇负责)

(1)评选内容:

选材要新颖、健康,但不能单一,应具有多样性。以贴近校园生活、学习、节能减排以及反映年轻人思想、国内外文化知识等为主。

(2)评选要求:

手抄报统一为4开纸(55cm*39cm),可以参考英语学习辅导报,版面布局合理,知识性和和观赏性有机统一,排版自由发挥,可以个人参赛,也可以小组集体参赛,作品不为印刷品。

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每位英语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份科技英语手抄报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5.科技小制作(组织者:教研室)

(1)评选内容:

内容指对有关环保、模型(海模、航模,车模等)、气象等各类科技小制作、小发明作品进行评比。作品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行准备、设计,也可以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进行创作。

(2)评选要求:

①创作的作品必须符合设计的基本原理,即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规范性、环保性。

②上交的作品必须制作成原型或模型,并说明尺寸、制作材料等,撰写好产品使用说明书。每件作品要注明创作人员姓名及所在班级,否则视为无效。

③作品题材、内容不限,可个人创作,也可小组合作制作(最多不超过8人)。

④该项活动内容要求高一年级必须人人参与(包括合作参与),作品制作记入《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期末考核成绩;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每班至少上交一件作品。

⑤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各班至少有一个科技小制作作品参与评选。由班主任指导制作并负责收取上交给郑海滨老师。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6、科技黑板报(组织者:团委会)

(1)评选内容:

可多种多样。如节能减排、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批评反科学的现象;推广有意义的活动;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

(2)评选要求

①科学性:要遵循科学原则。

②思想性:思想性主要表现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人际关系、纪律、法制等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于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关心家乡变化、科技进步和国家建设。

③实践性:活动让青少年在科普教育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创造了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学生通过板报获取科学知识。

④兴趣性:贯彻兴趣原则,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加入到活动中,同时又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青少年形成科学志向和科学理想。

⑤创造性:具有个性、有创新和开拓精神。

(3)评选对象

基础年段的每个班级在11月23日之前出一期以“节约——我为和谐社会展才智”为主题的黑板报。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七、时间安排

xxxx年11月为作品展出评比时间,20xx年元月为表彰奖励时间。请各组织单位请积极开展工作,按时完成任务。

八、总结奖励

单项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名,分别给予奖金和证书。并把一等奖的作品送到县参与评选。

团体奖:一等奖每人次记3分、二等奖每人次记2分、三等奖每人次记1分;以各班成绩总分为序,学校按年级表彰总分前八名班级为科技节活动先进班集体并给予班主任组织奖。

指导奖:根据评比结果,分别对一、二、三等奖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二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基本标志。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市教委关于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优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优质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由学校统一组织,原则上按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类别、对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及自身的特色来选择。

优质课程建设分为立项资助项目和立项无资助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再从优质课程中选择优秀者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程。近三年,全校在每个建设期,选择10门左右课程作为立项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立项无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数量可适当放宽。

二、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条件

在教材建设、实训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方面基础较好,在校内有良好的影响,能起到示范作用的课程。

具有两名以上校内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课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课程负责人教学效果良好,在近一年课程教学检查与评教中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

三、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在职称、年龄、专兼职等方面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并形成梯队;课程建设组成员在课程建设期内有相应的教研、科研成果。

有高水平的教学大纲、教材、完备的'教学辅助资料(课程介绍、主讲教师介绍,学习指导等)。

有高水平教案(讲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含素材库、试题库、试卷库等。除试卷库外,各项建设内容要挂在学校教学平台上。

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适应性,能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体现“以能力为基础,以应用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提倡用计算机管理试题库组成试卷,并针对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形式多样的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形式。覆盖面较大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理论部分的考核应积极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形式。

有实践环节的、或以实训为主的优质课程必须相应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建设好实验室或实训室、实习基地,配备好相应的师资与技术人员队伍。

四、优质课程建设的管理

优质课程建设的申报和审批

(1)申报申报工作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个人申请并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立项申报表》,学院评审、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优质课程立项每一年申报一次。具体申报时间由教务处确定。

(2)审批审批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审定。本着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每一年审批10门左右课程为学校重点建设资助的优质课程,并确定若干门立项无资助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

(1)对已审定的重点建设优质课程实行学院系部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二级负责制。

(2)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学院系部负责,教务处对优质课程建设的进展实行目标管理,并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检查。课程负责人在每学期末要做出书面总结,在放假前两周交教务处。

(3)在优质课程建设阶段检查和评估中,对工作突出、成果显著的课程将予以奖励,对组织工作不力、建设工作起色不大的课程,学院系部必须及时整改以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建设迟缓、无明显起色的课程将中止建设工作,停止经费投入,并暂停该课程下一批优质课程立项资格。

(4)教务处将定期组织优质课程建设的成果交流,以促进全校的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的经费管理

(1)学校将建立优质课程建设基金。

(2)校级优质课程建设经费申报由教务处受理。

(3)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建设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少量急需的教学器材设备购置费(小额)、调研费、教学研究及学术活动费、编制试题库和习题集所需经费,以及必要的印刷费等,不能用于购置奖品、礼品、非教学用品,不能作奖金或酬金。所有经费开支须经课程建设负责人验收同意,主管院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4)各学院系部应在每学期末的书面总结中对经费使用情况做出汇报,并随时接受教务、财务部门的检查。对课程建设基金有滥用或浪费现象的,要追查责任;对在资金使用期限内课程建设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者,由课程负责人申报延期,延期后仍不能完成者,将停止资助,并追回剩余基金。

优质课程的验收

(1)优质课程的建设以一年为周期,建设期满,由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建设结项审批表》,学院系部完成初审,达到建设标准的,报请学校进行终审。教务处组织进行评审和验收。

(2)评审过程分为答辩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教学效果评价、校内公示四个阶段。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经主管校长批准后以学校正式文件形式公布评审结果,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享受相应待遇,并优先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

(3)优质课程每两年接受一次复评,依据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重点考察优质课程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复评仍能达标者,继续保持“优质课程”称号;复评不能达标者,取消“优质课程”称号。

(4)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为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等人身权,其他权利由学校享有和行使。

(5)经验收,对尚未达到标准的重点建设课程,将责成相关学院系部分析原因,做出计划,限期(一般为三个月)达标。若到期仍不能达标,则取消“重点建设优质课程”的资格,并在相关学院系部考核中扣分。

(6)立项无资助项目中建设成效显著的,也可申请参加“优质课程”评审,通过学校评审和验收,也可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并由学校和相关院系部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作为奖励。

五、政策支持与工作量认定

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及校级优质课程在教师岗位聘任时按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对待。

获得一门市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5000元;获得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10000元。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认真落实《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通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广大初中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构建文化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领导小组:

组 长:俞惠忠

副组长:倪黎月、张建新

成 员:周 娴、宋颖英、陆建国、吕建东、龚立群、石培明、薄应芬、王志刚、

杨秋菊、金蓬荃、陈 鹤、夏卫东、瞿 霖、顾之灵

三、工作目标:

1.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文体活动场地、设施,努力创设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文体活动内容,吸引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

2.构建学校课外文体活动体系同体育与健康、艺术的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相结合,精心组织实施课外文体活动,落实课外文体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我校课外文体活动的质量。

3.努力办好体育艺术特色队伍,充分发挥体艺特长生在学校课外文体活动中的作用,探索我校课外文体活动特色,努力提高我校文体活动的整体质量。

四、活动原则:

1.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

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寓艺于乐。

2.坚持全面性原则

课外文体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比较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全体性原则

全体老师、学生人人参与。每位教师至少选择一个活动项目,另外,针对自己的特长开展一些兴趣小组。在活动时间,任课教师必须到场地现场指导或维持学生的活动秩序,每位学生在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内,必须到确定的活动场地按要求活动。

4.坚持自选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每位学生必须选择两项体育活动和一项艺术活动或科普活动,但为了逐步形成学校活动特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新教育实验为学校的特色基础项目,原则上每一位学生都得参与。另外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特长选择一到两项兴趣小组。

5.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

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好环境和氛围。

6.坚持安全性原则

活动必须严格保证安全第一,每次活动前后,由指导老师点名,如有缺席的学生,指导老师必须向班主任老师报告,及时了解情况,妥善处理。每次活动前指导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检查、落实场地、器材。活动过程中,指导老师自始至终做好指导、观察、护理等管理工作。负责安全保卫的教师加强对活动场所的巡视,确保师生安全。行政值日老师全面检查教师的到岗情况和学生的串位现象,保证学生有序活动,保证有学生活动的场地均有教师在场。

五、为深化课程改革,坚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点面结合、有序开展”的原则,本学期利用周一至周四活动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五个方面活动,活跃身心,培养能力和特长。

创建棋文化特色的四个维度 篇四

特色是学校上品位、求品质和建品牌的基础,在艰辛的创建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学校特色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量到质的过程。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要创建特色学校不能好高鹜远,只能立足于我校所处的大环境,脚踏实地寻找我们的优势。

(一)棋文化特色创建的基础——环境熏陶

为了让学校的棋文化特色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去影响造就人,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棋艺专用室、黑板报、室内布置等阵地,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介绍源远流长的棋文化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学校特色创建的成果。

(二)棋文化特色创建的载体——活动创设

“活动是载体,活动是激励,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因此放大特色的效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课内外棋类活动,为学生提供较为宽阔的空间和较多的“习得”机会,是提升棋文化特色品质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首先,要十分重视各级棋类社团的开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学校成立“三棋”社团,班班建立小棋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彰显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校园棋文化风采。其次,抓住契机,结合校情,挖掘资源,精心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棋类活动,班级三棋联赛、亲子对弈、棋星挑战赛、对抗赛等等。第三,广泛发动、创设条件、精心组织,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棋文化艺术节,作为对学生开展棋文化艺术活动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和全面展示。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棋类竞赛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才干,张扬个性。

(三)棋文化特色创建的保障——课程体系

随着棋文化特色创建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要走课程化的道路,只有课程化的特色才会更常态,更有效。每周设立棋艺课,在加强学科教学的同时予以实施,力争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我校的一个办学亮点。

(四)棋文化特色创建的核心——科研引领

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引领学校呈现高效、良好的运行态势是特色创建的关键和核心。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小组,校领导、班主任、棋课专职教师、体育教师为课题成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细则,通过课题研究,拓宽棋文化内涵,深挖棋类教育对学生德育、智育诸多方面的影响作用,推动课题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课程开发实施方案2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东方艺术”,她的独特个性、丰富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其他艺术(包括美术)所不能比拟,书法教育具有育德、启智、审美、健体等作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强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书法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在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网络时代,键盘将逐渐代替笔的现实正在向我国的传统文化挑战,书法作为交际工具的的实用价值渐渐淡化、退化,只广泛存在于学校这样的教育基地,仅作为一门艺术而独立存在。继承发扬普及书法教育,就是唤起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最新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篇五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的实践中,我区各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现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二、课时安排。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04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三、实施过程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1)各学校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

(2)各学校总结反思2004学年课程实施情况,结合学校特点,研讨并制定20xx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3)各学校交流课程实施方案(9月15日);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学校按照课表,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

(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

(1)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总结;

(2)推荐参加大市范围的评先活动。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1)学习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方案;

(2)学习形式: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重体会、重感悟、重反思。

2、积极探索,多方开发和活用课程资源。

(1)通过系统性的讲座、组织参观、校际研讨等形式有效开发和活用校内人才资源。

(2)面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目标,尝试建立家长人才资源档案库,有效开发地域、人才资源。

(3)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的物质资源:自然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绿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会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博物馆、福利院等。以此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大胆实践,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目标:围绕知识、态度、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研究;

(2)课程内容: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选择与组织,实现三者的均衡与整合。

(3)课程实施:重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融合研究;重视课题发现——课题探究——成果发表的单元活动流程研究。

(4)课程评价:结合“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

书法教育课程的设计: 篇六

1、课程以自主开发的硬笔和毛笔书法教学为主。以三至六年级为主要实施对象,每周安排每班一课时的硬笔书法课程,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开设毛笔书法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书法技巧、书法知识和实践活动三大块。

2、教材特点:

(1)、前期,我们采用《楷书入门》为校本教材,逐步过渡到自主编写教材,尽量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推进,不追求急功近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充分遵循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实际,给予正确恰当地引导,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

(2)、提供范例触类旁通、设计新颖省时高效。初中生因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学习书法不能像小学一样从一笔一划写起,编写教材抓住“字的间架结构”作为练字关键,对入选教材的范字进行了精选,做到归类贴切、要诀提示强化记忆。通过对范字的练习指导,达到对同类字的触类旁通,使学生对练习的同一类字有较强的记忆痕迹,便于学生自学巩固,起到无师自通之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应。

课程开发实施方案3

课程的实施方案 篇七

为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开展课程辅助活动,在活动中育德、启智、健体,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课程辅助活动的通知》(渝教基[2012]66号)、《铜梁县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调整普通中小学课程计划的通知〉的通知》(铜教委发[2012]156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在活动中育德、启智、健体。

二、目的意义

课程辅助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更多、更广地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课程辅助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教务处、教科处、各年级组学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教务处负责人负责日常工作及学校整体方案的制定。各年级组学区负责人负责本学区具体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的开展及日常管理。

四、工作措施

(一)将课程辅助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学校要认真制定课程辅助活动实施方案,将课程辅助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各年级各学区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安排落实课程辅助活动,确保课程辅助活动全面开设。

(二)落实课程辅助活动时间。课程辅助活动安排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各年级不得挤占课程辅助活动时间,不得将课程辅助活动安排为文化学科辅导课、作业课等,更不得安排为文化学科课程。

(三)丰富课程辅助活动内容。各年级组要不断丰富课程辅助活动内容,开展以球类、田径、体操、龙舞等为主要内容的阳光体育活动;以文艺欣赏、播音主持、琴、棋、书、画、合唱、器乐、歌剧训练和演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艺术活动;以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普讲座、科学考察、科技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与手工活动;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小调查及家务劳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年级组要根据教师结构及学生实际,不断创新和丰富课程辅助活动的内容,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辅助活动课程体系。

(四)创新课程辅助活动的形式。各年级要以体育、艺术、科技为突破口,整合兴趣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采取学生自主选课、走班、校内外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课程辅助活动,增强课程辅助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操作能力。

(五)突出课程辅助活动的特点。各年级要在全面开设课程辅助活动的基础上,抓出重点,突出特色,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要着重开设好阅读、演讲、书法、英语兴趣等课程辅助活动,还可整合小班实验学校、国际学校资源,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

(六)开展课程辅助活动教育科研。教务处、教科处应加强课程辅助活动的教研及科研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总结推广开展课程辅助活动的工作经验,随时纠正课程辅助活动开展中的偏差问题,提高开展课程辅助活动的质量水平。

(七)开发课程辅助活动的校外资源。各年级组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农村、工厂、军营、博物馆等场所,让学生在课程辅助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在开展课程辅助活动不得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向学生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五、相关要求

(一)各年级组(或学区)向全体教师传达相关信息,统一思想,并根据本年级(或学区)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辅助活动方案,在10月15日前交教务处备案。

(二)各年级组分管领导、学区主任、教务处、教科处要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课程辅助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各学区精心组织课程辅助活动,校外活动必须制定好相关安全预案,确保各项活动中的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zv7739.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