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楷书精品多篇

楷书精品多篇

楷书精品多篇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篇一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刻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原碑现存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大雁塔内内。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大书法家褚遂良(时年58岁)书写,是一块书写和镌刻都相当精美的楷书碑版,其书风清丽过人,是褚遂良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其特点是:

1.笔画刚健遒逸,细瘦而又圆劲,落笔时,笔锋微微绞动,笔画的起首处微呈“S”状。横画或上仰或下俯,往往都有一弧度,波势自然,变化丰富,韵律感很强。

2.左竖、横画、捺脚以及撇的起笔处有隶书的痕迹,而且隶笔用得非常和谐自然。笔画的连带有行书笔意。

3.字形雍容婉畅。以方形和扁方形为主。结体宽舒疏朗。

赵孟頫《道德经》 篇二

《道德经》是元代大书画家赵孟烦于63岁(1216)写的传世小楷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行笔流畅,笔画秀润婉丽、道劲娟美,结体精密匀称而又灵活自然。赵孟頫笔法精熟,写小字如同写大字一样,每个细微的笔画都一丝不苟,用笔精到,结体合乎法度。整幅字神采奕奕,富有晋唐小楷的意蕴与法度,显示出书家深厚的书法功力。

智永《真草千字文》 篇三

《真草千字文》是隋代的大书法家智永和尚的传世真迹。智永是“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的书法用笔得王氏真传。智永练字非常勤苦,又以王羲之书法作为学习对象,因此,熟能生巧,在楷书和草书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成就。《真草千字文》以它精熟道美的楷书书法深受后代学书者的喜爱。其特点是:

1.常以尖锋人纸,略带侧锋,运笔保持中锋,转折处以提转为主,兼有顿折。用笔熟练自如,曲折婉转,含蓄而富于变化,笔画遒劲美丽。

2.字形以方为基础,而以圆浑为主。结体严谨规整,松紧相宜。字与字看上去相互区别,个个独立,实则气脉相连。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篇四

《自书告身帖》,又称《颜真卿告身帖》,中唐时期大书家颜真卿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书写,时年72岁,现藏于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是颜氏楷书保存至今的唯一真迹,更是颜氏晚年的精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特点是:

1.用笔展锋铺毫,笔力朴厚,形成一种博大雄健的气势。

2.笔画丰肥,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

3.字形方长,字的左右两竖带有圆弧形,向外拓展。整个字形明显向左倾,重心大都落在字的左下部分,中宫收紧,四面撑足。结体端严庄重。

4.全帖书艺气魄宏大,笔意高古,一点一画无不体现了颜书的“筋”力之美。

柳公权《玄秘塔碑》 篇五

《玄秘塔碑》,刻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原碑现存西安碑林。此碑是唐代最后一位楷书大家柳公权64岁时书写的,是代表作之一。其特点是:

1.用笔干净利落,方圆并施,起笔方,收笔圆,下笔斩钉截铁,笔笔中锋。长横细,短横粗。起笔和转折处形态方整,收笔时顿挫清晰。

2.线条瘦硬,道劲有力,寓圆厚于清刚峭拔之中。

3.结构严谨而又疏朗开阔,中宫紧凑,内密外疏。体势险峻,欹中求稳。几乎每个字都有一至两个笔画写得比较长或比较粗,使整个字显得精神饱满。

4.整幅作品端正俊丽,骨力刚健,充分体现了“柳骨”的典型风貌。

楷书书法人字欣赏 篇六

楷书书法人字1

楷书书法人字2

楷书书法人字3

        楷书书法人字4

        楷书书法人字5

今楷的概念

“今楷”这个概念,是中国书协副主席,楷书专业委员会主任旭宇先生在去年的楷书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坦率地说,这个概念书法界的朋友至今是不认可或不完全认可的,即使是楷书专业委员会的同志,认识上也是比较模糊的,无法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和完整的阐释。比如,“今楷”和传统楷书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如果有,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今楷”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和主要属性。有哪些标志性作品堪称“今楷”或具备了“今楷”的特征。要回答这些问题,今天任何一个人也是无法做到的。那么,这个概念的提出对今天楷书的发展有没有意义。怎样去理解这个概念。窃以为,这个概念的提出,对当今楷书的发展是有历史意义的。首先,它是一种崭新的理念,这个理念的本身是开放的、创新的,它其中包含了现代楷书应与传统楷书有所区别的意义,现代楷书应具有时代气息的内涵,这就必然会引起楷书界乃至整个书法界广泛的学术争鸣。

这种理论上的争鸣,观念上的进步,必将推动楷书创作实践的发展。其次,这个概念的提出,其本意决不是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书体。事实上,无论多么努力,也不可能在朝夕之内创造出一种新的书体。整个书法史已经证明,一种新书体的诞生,往往要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探索实践,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嬗变,再由大智慧之人整合而成。这几乎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提出这个概念的主旨在于,启发楷书界的朋友更新观念,大胆探索,逐步形成当代楷书色彩纷呈、风格多样、功力扎实、个性鲜明的整体气象。这种气象就是“今楷”,“今楷”不是指哪一个人的字,哪一种字,而是一种风貌,一种大的气象,这种气象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是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

楷书成于墨法

气韵的生动,本于笔法,而成于墨法,有笔的轻重徐疾,不但可以产生韵律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产生用墨浓淡枯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于楷书,特别是小楷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不像行草那样强烈,那样震撼人心。

一般地说,小楷用墨宜浓一些,不宜太淡,太淡则伤神采,试观古人作小楷,无有不用浓墨者,特别是唐人写经,墨色如漆,神采焕发,虽经数百年,仍犹如初脱手光景。

用浓墨之法,不宜墨汁,当取上等油烟,墨之精品,在砚上重按轻推,不徐不疾,作顺时针方向推磨,清水注入砚池也不宜一下子倒得太多,边注边磨,墨公的浓淡以浓而不滞笔毫为度,磨墨宜贪,故砚池要深,可以蓄墨,墨色要细,故砚面要细,可以发墨,墨磨好后,不必马上蘸墨作书,当稍候片刻,使其墨滓下沉,然后取浮溢在上面的一层晶莹细腻的墨汁用之,所谓磨墨须奢,用墨须俭。自然精气结缀,墨光浮溢,墨色黝莹,湛湛然如小儿目睛,则虽存数百年而墨色不变,这种用墨方法,非多见古人真迹,是很难体味的,写好后,砚池要洗涤,以备明日再用,最好不要用宿墨。

书写小楷的用笔,以硬笔为宜,如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狼毫小楷,如红毛、红豆,或软硬适中的七紫三羊,小白云等,总以健、齐、尖、圆笔之四德为佳。

写小楷时,笔宜开足,开新笔之法,先将笔浸温水之中让其自然化开,洗去含有毫中的胶水,再于废宣纸上舐尖后挂起,使其阴干,隔一日后方可用,用时,先将笔浸清水中濡透,然后在废纸上转动笔杆,四面揩拭,再蘸墨作书。

作小楷时,墨要干一些,不宜太丰,特别是写在生宣上,墨术丰则易湮化,倘毫中墨丰,可在废生宣上略为揩拭,自我水墨调匀,血肉得所,若开足后,因锋长笔软,难以控制,有一法可以弥补,即先将此笔在墨汁中濡透,让其自然阴干,书写时取其锋尖部分,(三分之一处)在清水中化开,而腰上笔身与笔根部分的笔毫与墨汁粘着硬结在一起,书写起来,自然挺健,或取新笔,不全开足,取其锋尖部的弹性,但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即只开局部,毫中墨少,写一二次就要蘸墨一次,就势必会影响到笔势的流畅和书写的速度。

笔开足后蘸墨作小楷时,不得深浸墨汁中,当以笔尖点入砚池,水墨便浸入毫中,然后迅速将笔得出池面,如篙之点水,一粘即起,此所谓渍笔须深,有笔须浅,着墨不过三分,深渗则墨易渗化,字口模糊,且笔力也不易得到控制。浅着则笔力沉劲,点画清莹,且墨色也容易产生变化。

书写小楷,有墨亦宜润一些,不可太枯燥,枯燥则字无生气,所谓润者,就笔力而言,力圆则润,就墨法而言,丰腴则润,小楷用墨,虽无行草寻样淋漓酣畅的墨色变化,但亦当饮墨如贪,(即开足濡透)吐黑如吝,宁以大笔书小字,勿以太小之笔作小楷。陈介祺《习字诀》中说:“小笔写大不台大笔写小,能用大笔为要,能用浓墨,方有力量,小字可展之方丈,方丈须如作小字。”姚孟起《字学忆参》也说:“蝇头楷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当然,不是要您用大楷笔作小楷,用可大之笔作小字,则笔为我用,墨色自然滋润,笔势自然开展。

书写小楷,用墨亦宜有浓淡枯润之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用笔的节奏变化而自然表现出来的,轻则墨浮而淡,重则黑沉而浓,疾则墨少而枯,徐则墨丰而润,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得之则水敛,顿之则水满,这些变化,在书写小楷时,只有感觉中有存在,而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是很不明显的,节奏富有变化,墨化自然灵活。

小楷用墨中还有一种很高级的境界,即枯中有浓,燥中见润的墨法,相传颜真卿,董其昌两人最善此法,这种笔法,当以中锋为前提,以笔力为基础,以气势为后盾,在笔酣墨饱时,加上速度,副毫与纸面的摩擦,以及纸张的性能和沉着顿挫的笔调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综合性效果,这种干渴之笔,如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苍润之气欲吐,有天成之妙,在楷书中尤见神采。

总之,用墨之法,当以用笔为基础,以墨不旁出,力透纸背,为书家上乘。

标签: 楷书 多篇 精品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zvr50l.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