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后感 >

追寻祖先的密语——读刘逸生《宋词小札》随笔

追寻祖先的密语——读刘逸生《宋词小札》随笔

追寻祖先的密语

追寻祖先的密语——读刘逸生《宋词小札》随笔

——读刘逸生《宋词小札》随笔

假期读《左传》,看到《子产论政宽猛》一节,孔子为证明郑国执政子产的政治遗言的合理,引用一段《诗》:“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思是,百姓已经辛劳,可以让他们稍享康乐。赐恩于中原各国,便能使四方安定。

读到《季札观周乐》,鲁国人为他歌唱《诗经》中的《颂》,季札用一连串的“而不”句,华丽地宣扬了后世遵奉的“中庸之美”:“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

甚至,被视作蛮夷的陆浑戎的酋长驹支,在面对晋国执政大臣范宣子的持强凌弱、无端指责时,也能吟诵《诗经小雅青蝇》中的诗句“恺悌君子,无信谗言”,给对方一顶大帽子的同时,也为自己从容解困。

所谓“诗以言志”,古代贵族说话时引诗成风,言辞优美隽永,出口成章,而今天的许多人,也包括我自己,语言干瘪无味,用词贫乏枯燥,写的文章面目可憎,令人不忍卒读。

原因何在?我认为古代贵族教育中特别重视“诗”的习练,而今人重技术,重实用,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也失去了锤炼语言的能力,惯于牛饮粗醪劣酒的口舌,是难以体味琼浆玉液之甘香的。

有鉴于此,利用半年来陪学生早读的时间,读了已故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刘逸生先生写的《宋词小札》一书,而且,还不是泛泛地阅读,而是将其中的七十五阙宋词一一背了下来,在背诵与感悟中,磨练自己对美的语言的敏感度,与古人神交,体会宋词中的古代中国。

在晏几道的“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和“浅情纵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我看到了一个出身高贵,但情感真挚,甚至带着几分柔弱的浊世佳公子。他对别后恋人的追念,缠绵悱恻,深情款款,更坚定不渝,不会因时间和空间距离的久远,甚至对方心意的变幻而改变心志。

从柳永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我认出了那个仕途不顺,“奉旨填词”,流连花街柳巷,与世人轻贱的歌女为伍,又能用动人词句,摹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落魄文人。

远离西北老家几千里,一别故乡亲人又已期年的我,理解的乡愁应该与柳永一样吧?何况,在人生的逆旅中,谁又不是负笈前行的过客呢?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又让我感受到目睹山河破碎,小丑弄权,空有一身本领,却报国无门的爱国诗人的悲愤心境。既然时代不需要“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那么,“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人生选择,毕竟,就像南宋词人张元干所说:“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而汝?”飞离眼前的蝇营狗苟,尔虞我诈,放达于江湖之远,九天之上,也可以“举大白,听金缕”,甚至再给跳梁小丑们回一句诅咒:“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而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辛弃疾的“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秦少游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又让人体味到时光飞逝,青春难驻的伤感。

二十岁时,自己也曾奇怪,为什么古代诗人们对寻常的春风秋雨、花开花落有如此之感慨?春天么,去了还会再来啊!有什么值得悲叹的?今天,自己已近不惑之年,镜子里的那个人,几年前还一头青丝,曾几何时,白发却已从星星点点到渐成燎原之势,拔不胜拔,只好作罢。

回头再读这些诗词,才明白辛弃疾为什么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爱情与友情,爱国与思乡,感时与伤春,中国人的情感体验,或者说人类的最基本的情感体验,应该是穿越时空的永恒存在吧?今天的人也会有爱人友人之间的离别,也会有去国怀乡的感伤,也会有家国兴亡的悲悯,更会有青春已逝,年华易老的慨叹。

就像李健唱的,这些并非刻在墙上的古老诗句,过去的人追随它们一路走过,也许你说日新月异,早换了天地,但天还是天,地还是地,你还是你!

我们虽然一身洋装,满口洋文,但血管里汩汩流动的,仍然应该是嫣红的华夏的血。我们还是需要在步入新的盛世,拥抱新的大时代的同时,时时不忘回望过去,寻找祖先的人生密语,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时,能从容应对;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时,能有更大的格局,更远的眼光;甚至,在面对美景时,也能不仅仅来一句“哇!好美。”

而宋词就是这些密语,如同祖先,星光般存在,我们这些后来者回归它,才会有未来。

是为读《宋词小札》后的体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hougan/633wvd.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