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后感 >

《盖楼记》读后感

《盖楼记》读后感

【概述】

《盖楼记》读后感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老五”为你整理了这篇《盖楼记》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作家秦牧在《土地》一文中写到:“在我们看来很平凡的一块块田野,实际上都有过极不平凡的经历。进入了阶级社会,多少世代的农民,在大地上流尽了血汗,却挣不上温暖,有多少人在这一片片土地上仰天叹息,锥心痛恨!”新中国诞生了,深受奴役和压迫的农民,黑手高悬霸主鞭,翻身做了主人,他们歌颂新社会,歌颂新生活,以前所未有的极大热情,在肥沃的土地上春播夏种,彻底告别了旧社会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

位于淮河中流的广大乡村,也和各地一样,生活在这里的千百万农民,沐浴着新社会的阳光,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天耘地,建设自己的家乡。但由于淮河多发水灾,加之僵化的生产体制,农民们依然难以解决温饱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夜春风来,农村普遍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亿万农民发展生产奔小康的热情再次得到释放。作家曹多勇先生的中篇小说《盖楼记》(刊载于《清明》2019年第六期)中记述的父亲,就是这一时期淮河流域农民勤劳奋斗的缩影。

党的富民政策是引导农民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要实现小康,仅靠传统农业依赖几亩地是很难实现的,新一轮改革使农民有了土地自主经营权,他们可以放手去参与市场发展经济,这是几千年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梦寐以求的宿愿,他们要摆脱贫困,摆脱落后,再也不需要在土地上仰天长叹了。俗话说:“农家年年忙,为娶媳妇建新房。”在乡村,娶媳妇,建新房是农家的大事。土地分户承包,如何安排生产,如何经营家庭,都是一家父主的事,能坼除土屋盖楼房,算是一个富裕的家庭。于是,在乡村,家家户户各显神通,去创业,去寻找奔小康的路子。

《盖楼记》塑造了一位为摆脱贫困,勤劳而又勇敢, 精明而又倔犟的农民形象,读后让人对主人公肃然起敬的同时,又喟然长叹!作品中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啥文化,强性子要面子,在他的心目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要盖一栋他能看得见,村人能看得见,不管有人住没人住的楼房,盖不成楼房,他死都不闭眼。在父亲看来,即使他没能力把家庭变成村里富裕的头一家,最起码要站在村子的头一排。为盖楼房,父亲走过了几十年艰辛而坎坷的路。还在三十年前,大河湾村因煤矿扒煤塌陷,重新规划整体坼迁,我家分了四间宅基地建了四间砖瓦房时,父亲就有了盖楼房的想法,他把地基挖得深,石料下得足,打算哪天盖楼房了,推掉瓦房的上顶盖,再往上摞一层就行了。为了多挣钱建房子,父亲和母亲,农忙天忙庄稼,农闲时在淮河里忙使船,把淮南的煤卖往怀远、涡河等地。船的运量少,五十多岁的父亲心一横,到合肥买了张小四轮,起早贪黑两天跑一趟蒙城县。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使我家遭到了毁灭性的灾难。在一个初冬的五更天,六十一岁的母亲跟车陪父亲去蒙城送煤,母亲坐在拖车后,随着车子在土路上剧烈颠簸,极度困倦的母亲一下子从车上跌下来丧失了生命,此后,一家人沉浸在悲伤之中,几个月后,小妹又因为婚姻不顺心服毒走上了绝路,一年中家里走了俩个人,这对父亲的打击太大了。之后父亲一边忙庄稼,一边做生意,盖楼房的事也少讲了,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二弟身上,让二弟开了服装店,经营不景气,又让二弟建大棚种草莓,夏天淮河一场大水淹没了大棚,二弟一家终于去了外地务工。家中只剩下父亲一人,随着父亲年纪的上升,体力越来越差,两只眼睛先后生了病,出远门做生意不行了,不甘心的父亲就在家饲养耕牛,经过近二十多年的积蓄,直到父亲八十五岁时才把几十年的梦变成了现实,家里终于盖上了三间两层高的楼房。

父亲为何那么执拗,有了砖瓦房还要坚持盖楼房,客观上,农民有了自己的承包地,自己有能力闯市场,有能力挣钱,他们豪情万丈,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就更高了;主观上,父亲是傲强要面子的人,远亲近邻都住上了楼房,人争一口气呀,让他住小瓦房多没面子。所以,盖楼房的事,无论遇到多大挫折,从一开始父亲就从来没有放下过,哪怕一天,哪怕一时,哪怕一分,哪怕一秒,他宁愿盖好楼房冷冰冰地矗立在那里没人住,也要把它建起来,哪怕以后给孙子后代们住……

我们读过不少农村题材的小说,有长篇,也有短篇。读了《盖楼记》让我别有一番体味。这篇小说是对进入新时期广大农村的真实写照,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农民们经过流血流汗才走上了致富路,才有今天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作品文笔流畅,通篇议理叙事,如淮水汤汤,感人肺腑,父亲高大而平凡的形象被描述的惟妙惟肖,那平凡中透出可敬可气又可亲,展示了淮河流域的农民在落后的乡村,勇于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同时,作品夹叙了老一代农民思想僵化陈旧迷信的一面,如父亲选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动土盖楼房,主人家需挖头一锹土,是习俗,是仪式,可父亲却没能挖动第一锹土,就感到不吉利;母亲和小妹去世了,是二弟媳头上长一绺白头发妨人,是我爱人脸上长一颗泪痣,是建砖瓦房时用了旧船桅杆改作大梁造成的,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而丰满。其次是作者高超娴熟的写作技巧,反复地使用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让人读后荡气回肠,感慨万分。

标签: 读后感 盖楼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hougan/d1lmpw.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