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后感 >

读《纳兰词典评》有感

读《纳兰词典评》有感

第1篇:读《纳兰词典评》有感

读《纳兰词典评》有感

读《纳兰词典评》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纳兰词典评》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知从何时起,我接触到了一个叫”纳兰容若“的清代词人。默默地看着他的词,小令、长调……但却无法读得更深,更细。只知道他是一个词人,是纳兰明珠的儿子。

也许,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是在安意如写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中吧。那时的我对他一无所知,本不应该去注意,去发现的。可是,”容若“这个名字却令我无法忘怀。于是,我看了《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个暑假,我买了《纳兰词典评》。我对他——纳兰容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家世,他的朋友,他的初恋情人,他的妻子,他的知己……只是,我仍不能把这些都串联起来,它们只是都散落在某些角落,静静地,让我寻觅不到。我在等待着……等待着有一夭,能够看到完整的他……

终于,在《西风独自凉》中,我看到了如此本色的容若,他是那么有形有质。

文章中写了他的表妹谢佩蓉人宫做六格格之师——生离之后,容若日益消沉,后佩蓉也终究抑郁而终;写了卢婉君嫁人纳兰家,敬上睦下,见容若时刻都放不下佩蓉,她不但不嫉不妒,不酸不醋,还尽着心为他分忧解愁……直到她临终时,容若才幡然悔悟,只是,已太迟了。

他对朋友之情更是倾其所有,感人至深。他的朋友——顾贞观、严绳孙、陈维崧、姜宸英、朱彝尊等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他们都是不肯脱俗之人,大都瞧不上满人子弟,但却都与容若成为知己,只为他对朋友之真,不仅仅是仗义疏财,更重要的是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

但是我却不喜欢他的不经坎坷,若他能多经历一些风雨,多遭受—些不幸,那么他也就不会英年早逝了。

如今,我知道我会读下去,我会去了解《饮水词》的深意,因为我了解了他——纳兰容若。

容若与表妹原本是可以相守到老的,只可惜,她依旧是入了宫。

于是,容若写了《减字木兰花》,其中一句:”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真是令人潸然泪下。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康王因何氏美貌,而囚禁韩凭,夺何氏。韩凭自杀,何氏亦自杀,留遗书,求与韩凭合葬。康王使两坟相望。不久,两冢之端各生大梓木,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长栖树上,其木乃曰”相思树“.这种遭遇和眼睁睁看着恋人被送入宫的容若是多么相似!他的心里已开始绝望……

接着,他又写了《红窗月》一一”誓三生“.”三生石上证前缘“是属于中国式的誓盟,是那么柔韧而又坚定的表达!容若就是在碧桃影深处,幽香初动时,他看着眼前的佳人不禁萌生表达爱意的想法,于是便执起她的手,看着她的眼,许下了誓言。这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去了十年,一首《虞美人》进人了我的'视线——”背灯和月就花阴,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读这首词,眼前不禁会出现这样一幕:他,容若,逗留在荒芜的秋草蔓地的庭院里,这是和她曾经一起嬉戏的地方。那个夏夜,两人在花下乘凉,听着蟋蟀声声,她扑着流萤,好不欢喜。而如今,蟋蟀声已消失,她亦已不见。他只在草间捡到当年她无意遗落的翠翘。十年后的花阴下,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遗憾

而《虞美人?秋夕信步》则显得更加凄凉。上阕倒更像以写宝玉来写自己。通过写宝玉走到潇湘馆,站在空无一人的台阶上遥望早已空落的屋子,而忆起黛玉,来写自己触景伤情,忆起自己的那个她。而最后的”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他想起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写字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但却早已物是人非……

其实写谢娘与容若的词又何止这几首,只是要写起来,总也写不完。便挑了几首自认为比较深刻、典型的来与大家一起欣赏。

这是一个多么凄美的故事……

要说这是一个遗憾,那么他与卢婉君的婚姻对他来说是一个更大的遗憾。在她临终时容若才悔悟,才想要好好地去珍惜她,爱护她,只是一切已经太迟了。人不能死而复生,容若的心中蒙上了另一层感情——后悔。而这也成为他《饮水词》创作的一大源泉,也促成了他的文学成就。只是不知,这样的代价是否会太大了些……

其实卢氏是美慧温柔、知书达理的,而且在他有兴致时,还会与她”赌书“,玩一些雅致的游戏。《浣溪沙》中就写得很详细——”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其中就写他们像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那样,常比赛看谁的记性好,胜者可以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留得一衣茶香。

他立在残阳疏窗之下,看见落叶萧萧,不禁又想起那么多与她生活的细节,是那么清晰!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历历在目。只是一切已经过去……当时是觉得那么寻常,失去以后才有销魂蚀骨的痛……

她终究是走了,只为他留下了无尽的后悔与内疚……在《青衫湿?悼亡》中,他因对亡妻深切怀念,出现了幻觉。”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无限伤心无人倾诉,凄清孤苦之情不言而喻。而后又陷入后悔中,恨自己辜负妻子一片深情,恨自己……”忽疑君到“^—突然感觉她又回来了,虽然这只是幻觉,但他的情却无半点虚处。

转眼间,半月过去了。然而,他的悲痛却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刻骨铭心的思念难以抑制。

他的泪打湿了青衫衣襟,他忆起那点点滴滴她对他的好。半月前,她仍带病强打起精神来为他做衣裳。他回想起来,她生性胆小,连一个人在房子里都怕,可如今却在那冰冷的幽暗的灵柩里,独自伴着梨花影,受尽了凄凉。他不禁又潸然泪下……

容若何尝不为她所动,只是心中早已有了另一个人,怎也动摇不得,她亦是这样……

容若的词总是这样,读了,就会一唉,青衫泪,黯然留人醉,独上西楼人影消瘦,心樵悴。终日苦盼,泪却空垂。梦里笑,醒来却是悲!无言以对,痴情却换得一身负累!问一江春水?却剪不断伤悲,流不尽爱恨离愁的是非。如这般滋味,在往事中挥泪,相思都早已成堆。

第2篇:读《纳兰词典评》有感

这个网站读《纳兰词典评》有感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读《纳兰词》有感

《纳兰词》中记述了纳兰性德短暂的人生百态。纳兰性德在他短短的31年当中,尝尽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不论是丧妻之痛还是追爱之苦,相守之难他都有切身的感受,而他所有的感受都体现在他的诗词里,也就是所谓的“纳兰词”。他的词以“真”来感动世人,在清朝以至整个中国词坛都享有很高的荣誉。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常侍在君王左右,可是,他向往的却是平淡的生活,与自己所爱的女子一起终老,可是,他的“早恋”终止于他的表妹入宫;他的爱恋结束于妻子卢氏难产而亡;他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断送在父亲阻挠、互相追寻的途中,让他遗憾辞世??他的一生注定是荣华富贵,繁华著锦,但纳兰性德却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妨。最后啼鹃,频催别鸪,赢得更阑哭一场”是纳兰性德思念亡妻卢氏的悼亡之音。也正是因为纳兰性德的“重情重义,情感真切感人”使得纳兰性德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纳兰性德与江南才女沈婉的爱情纠葛更是深深打动我的心。从纳兰性德留给世人的资料上可依稀看见当年那个跟随康熙皇帝南巡的的那个翩翩公子与江南第一才女初识的画面,那样的懵懂,那样的语无伦次着实不应该出现在一位已经成过两次亲的男子身上,可是,他就是出现了。“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一水浓荫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前裙谁独上鱼矶”真是当时两人相恋的写照。与沈婉相别后回到京城,却遭到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的强烈反对,也许是明珠爱子心切,也许是瞧不起汉家子女我们不得而知。由于明珠的强烈反对纳兰性德怅然若失,在梦中也亦见到沈婉的容颜。“梦到江南伊家,博山沉水香”。纳兰性德不顾家人反对依然接沈婉进京,两人摆脱掉贵族身份,着实的当起了一对田园夫妇。后来两人由于种种原因被迫分离,两人在江南到京城的一来一往中断掉了今生的缘分。也许发妻卢氏是纳兰容若一生的难以言喻的痛,那么这一段与沈婉刻骨铭心的爱恋是纳兰容若一生的满足于一生的遗憾。这些,在纳兰容若的合集《纳兰词》中都有所表现,当然,其中与沈婉的爱情纠葛是后人根据《纳兰词》以及清朝野史、正史所推断出来的。

没有读过《纳兰词》之前,我一直以为,纳兰性德也许只是风流倜傥而已,才华横溢也可以说得上。可是自从我读过《纳兰词》后,我才明白为什么王国维给纳兰性德如此盛赞“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绝非是虚度夸张,因为纳兰性德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写词,他的词,在当时社会上享有很高的赞誉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集》,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影响之大。 他在词坛上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可是,这并不是他要的,他要的是那么简单,在当时却是那样的奢华,他的词中透漏着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不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的感伤;也不是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的浪漫忧伤,他的忧伤来自人的七情六欲,无谓国家,无谓前途,而为心境、感觉。他的词更加能打动人们的心。从另一方面来讲,因文人墨客的聚集更加促进了康乾盛世的繁荣,而纳兰容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他街角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不仅仅局限于满族。虽然他的秉性有违社会主流,可是,人生在世难得活的最真、最感人,不是吗?

标签: 纳兰 有感 词典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hougan/p5p9n.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