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后感 >

春之怀古读后感

春之怀古读后感

第一篇:春之怀古读后感

春之怀古读后感

孙超

春日,打开《春之怀古》,我一口气读完,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新。

《春之怀古》这篇文章内容很简约,作者运用生动、巧妙的文字描绘大自然,从“云端”、“山麓”、“荒村”到“篱落”,笔触所及犹如匀润的弧线,自然、流畅而又干净利落,一如一丝不苟的“工笔画”。而到了“小鸭的黄蹼”再到“溶溶的春泥”则忽然变成了“泼墨画”一样,浓浓的春意瞬间流淌于纸上,一下子将温软、柔和的春如潮水一样淋漓尽致地推到了我们的眼前。叫人看过以后对春天有了一种新的情感。

春来了,不仅温柔却更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甚至有些“野蛮”。“惹哭满天的白云”、“斗急一城杜鹃花”、“扬起漫天的飞絮”这都是她的杰作。有一句话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其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期盼。所以一旦春天真正到来,人们的心情便如赢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激动、兴奋、难耐不已!作者在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时候,充分发挥了“拟人”这一修辞的妙用:“惹”、“斗”、“不讲理”、“不逻辑”、“苦守”、“抱着”、“攻陷”、“控制”……等等,让春在我们的眼前宛如一个活脱脱的野蛮、霸道、俏皮、可爱的小姑娘!

写文章,想象力是灵魂,没有想象力或者说不能让读者“浮想联翩”的文章都算不得好文章。作者从“春”的翘舌发音联想到了“口哨声”,而由此展开了人们初造此字时的情景。虽然其实并非如此,但是却让读者感到十分的新奇和恰如其分。至于“鸟儿”、“蝴蝶”、“蜜蜂”、“风铃”在春天里的各自忙碌,更是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奇思妙想、灵慧心意。

我感觉作者真是很善于观察生活,并且为人风趣幽默,将雪融化写成了雪撑不住了,从冷面变成花面。在作者的笔下,似乎这平白无奇的雪而显得有生命,似乎雪原本就是喜笑颜开的花面,只是偶尔在冬季会给人一种冷面,到了春天以后雪又在此花姿招展起来。

读完《春之怀古》之后,我真算是满满地领略了一番春天美景,我很有感触,我觉得现如今的人们真的很少去会观察自然的美景。而通过这样一篇文章,可以让我们重新燃起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季的轮回中我们将春天作为一年的开始,无数的生命在春天里苏醒。在从古至今多少个春天里,有多少相似而又不同的春天值得我们去回忆,去想象。

第二篇:骊山怀古赏析,读后感,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到任四月即劳瘁而死。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乐府》,多写寄情林泉之乐。间亦有关怀民瘼之作。

《太和正音谱》说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而这首怀古小令却体现了他的另一番面目。

骊山这座见证了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历史遗迹甚多,作者登临此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从哪里着笔呢?只有阿房宫最能引领作者、读者的思绪。可惜的是,它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只有“萧疏”的“荒草”,“弯曲萦回”的“河水”。这正好触动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情绪,体验到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哟!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的冲淡了。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还不“都变做了土”!正如张养浩在同调《北邙山怀古》中所写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这是多么悲凉沉郁的咏叹啊!读这支小曲,作者开阔的历史视野令我折服,雄浑苍莽的博大胸怀令我感佩。全曲没有艰深的文字,也没有令人生畏的晦涩典故,更没有华词丽句。就是这些质朴重拙的文字,却吟出了千古不朽的绝唱!“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明白如话,却成了发人深思的警句。

真是名家笔下无俗字啊!今天的为诗者,当学古人这种在质朴中求大巧,在浅显中求深刻的为文工夫。如果能够这样,或许我们就可以做到“下笔必开新面目”了。

山坡羊 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萦纡,到现在遗留的仇恨象烟雾一样。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里头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一炬: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后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赏析一:

骊山在今西安市的东北,阿房宫的西面,现有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将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回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地流淌。草的萧疏,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紧接着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便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灭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赏析二:

《太和正音谱》说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而这首怀古小令却体现了他的另一番面目。

骊山这座见证了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历史遗迹甚多,作者登临此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从哪里着笔呢?只有阿房宫最能引领作者、读者的思绪。可惜的是,它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只有“萧疏”的“荒草”,“弯曲萦回”的“河水”。这正好触动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情绪,体验到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哟!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的冲淡了。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还不“都变做了土”!正如张养浩在同调《北邙山怀古》中所写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这是多么悲凉沉郁的咏叹啊!读这支小曲,作者开阔的历史视野令我折服,雄浑苍莽的博大胸怀令我感佩。全曲没有艰深的文字,也没有令人生畏的晦涩典故,更没有华词丽句。就是这些质朴重拙的文字,却吟出了千古不朽的绝唱!“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明白如话,却成了发人深思的警句。

真是名家笔下无俗字啊!今天的为诗者,当学古人这种在质朴中求大巧,在浅显中求深刻的为文工夫。如果能够这样,或许我们就可以做到“下笔必开新面目”了。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得罪权奸而罢官。仁宗时复官至礼商尚书,英宗时弃官归隐。直至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应召为陕西行台中丞,致力于赈灾济民,不久劳瘁而卒。能诗善曲,朱权称“张云庄之词如玉树临风”(《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乐府》。现存小令161首、套数两套。

第三篇:读家、春、秋以及诺的家、春、秋读后感之读后感

你用了二个月的时间读完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在你的怂恿和推荐下我半看半听你讲,算是大体的看了一遍,还记得当我看完后你用那让人怜爱的眼神问了我一个问题“是谁让高家走向了失败”,当时由于思想的混乱只简单的答复了你,说是“封建制度”,显然这个答案是无法满足你的,后来我们又多次关于《家、春、秋》进行了思想的交流,昨天又看完了你写的近万字的《家、春、秋》读后感后,这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到了这本书的内涵,读家、春、秋以及诺的家、春、秋读后感之读后感。

这本书描写的历史时期大概是1919年到1924年这段时期下,高家几代人的生活,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从1911年到1949这段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灾难与发展并存的时期,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国共两党的建立等等等等,不论是民族思想还是民族文化都在这一时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而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下注定了高家几代人不平凡的生活。

高觉新是一个典型带有封建思想的人,他的两个兄弟觉民,民慧称他为“作揖主义”者。但在我看来一个简单的“作揖主义”的评价是多少有点片面的,对他来说也有点不公平的,觉民的逃婚,民慧,淑英的出走,他其实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的一个人。

我也读出了觉新无奈以及孤寂的一面,先后他失去了他所有爱的人,从梅到瑞珏,从瑞珏到海儿,从海儿在到蕙,他一个个至亲至爱的人就这样离他而去,迫使一方面他不得不继续“作揖主义”一方面又不敢打破枷锁像觉民,觉慧那样不顾一切的去接受新的思想,因为他的骨子里是带有浓厚的封建传统思想的,他是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写照!

你多次跟我说你很喜欢其中的是琴。是的,我也很喜欢那个人物,做为一个女性,在那样一个环境下能做到思想的进步是多么的让人佩服,但是比起琴来我更欣赏淑英,读后感《读家、春、秋以及诺的家、春、秋读后感之读后感》。

我喜欢她的敢于应对和解决所谓长辈们的“命运”安排,不可否认她起初也是弱懦也有逆来顺受的思想,但是在她的兄长姐姐和朋友的帮助下她打破了那条看不见的脚镣,她勇敢的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她改变了那个在别的女孩子眼里无法改变的“命运”。最终她去了上海,她迎来了新思想的教育,迎来了一个属于的她的“命运”,她逃离的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家庭而是一个制度,一个吃人的制度。

是啊!觉新和淑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想但又不敢,选择继续做“作揖主义”者,一个本不想但却做到了!对于“旧制度”的反抗不单单存在于那个时代,而如今我们是不是也在跟某种“旧制度”做着斗争呢?

也许会有人问,难道我们现在也有存在“旧制度”,老实的说,我也不知道应该不应该用“旧制度”这个词,可是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现在的情况,现在是一个“恨爸不成刚,我爸不双江”的年代,是一个日本地震,我们在抢购食盐的年代,是一个连扶老人过马路都要出台条条框框的年代,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带来了舒服安逸的一面,但却让我们遗忘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思想素质。

我们拿着手提电脑带着耳麦进入了一个“潜规则”的年代,这是一个思想混乱的年代,也许你有张漂亮的脸孔和完美的身材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柳岩”变成“杨幂”,也许你的爸爸是“李双江”你就可以开着宝马去撞人,也许雷锋的年代真的结束了,也许是我自己的思想出了问题,也许……

我想我们真的跟觉新没有区别,他在那个年代里是个“作揖主义”者,而我们是不是在我们的年代里也是个“作揖主义”者呢?我不妄下结论!

寥寥的几个字不能为你的读后感做总结,我只想表达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我想我们关于《家、春、秋》的话题刚刚的开始!正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四篇:西顿动物记之《春田狐的爱》读后感

西顿动物记之《春田狐的爱》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非常感人的书,名字是《春田狐的爱》,令我久久不能忘记。

在茂密的森林里,狐狸妈妈维克森和“疤脸”带着四个孩子幸福地生活。因为森林里食物非常稀少,维克森经常到附近的农场里去偷鸡。每次偷鸡之前,丈夫“疤脸”都告诉维克森不要去冒险,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可是维克森看到孩子们想吃鸡肉的期待眼神,还是忍不住去偷了鸡。终于有一天,这一行为惹恼了农场主,农场主决定铲除维克森一家。经过一番激烈的决斗,维克森一家付出了了沉重的代价:丈夫“疤脸”把农场主引开了,却在疏忽中被枪打死了。而三个孩子也死了,最后一条小狐狸在农场主侄子的苦苦哀求之下被农场主带回了农场,用铁链拴了起来。维克森的内心也仿佛得到了一丝安慰。

维克森想尽办法救最后一只小狐狸,无论它用什么办法,无论他是多么使劲地咬。铁链还是牢牢地套在小狐狸的脖子上。看着小狐狸眼中闪着泪光,狐狸妈妈的心都要碎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只臭鼬的死让维克森做出了一生中悲哀的决定,它把毒鸡头放在了最后一个孩子的面前,与其没有自由和尊严的活着,还不如让它到天堂里去找他的亲人。狐狸妈妈丢下小狐狸,像没头苍蝇似的狂奔,荆棘刺伤了它的皮肉,鲜血沾满了它的身体,而它仿佛忘记了疼痛。来到一处悬崖边,维克森停住了脚步,它望着夜空痛苦地哀嚎,仿佛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告诉死去的丈夫。它哭的那么伤心,连月亮也不忍心再看,躲在云层里不肯露面。天亮后,死去的小狐狸被农场主扔进了乱草丛中,它终于摆脱了铁链的束缚。最后维克森望了一眼自己的孩子,消失在荒原中。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狐狸妈妈不顾生命危险,三番五次的去救自己的孩子。为了保留小狐狸的尊严,让它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竟然毒死了唯一的孩子。他那种无私的、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我。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生命。妈妈永远都是爱护孩子的,母爱让我们感到温暖。我们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不随意去破坏它们生存的家园,让人类与动物永远和谐相处吧!

年级:冯元溪

第五篇:芥川龙之介杜子春读后感

芥川龙之介杜子春读后感

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如聊斋志异一般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奇谈,可是这小说却不同于童话故事,文章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竖立白眉老仙人这个角色有什么作用?一连串的问题萦绕之下,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杜子春》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中国《唐人传奇玄怪录》描写富家子弟杜子春的故事,另一个就是芥川龙之介在此基础上改编的日版《杜子春》。

相比之下,开头部分都是写富二代杜子春花完了祖上的家产,贫困潦倒无从糊口,这时一位仙人救助了他,结果他又再三重蹈覆辙,老人又接连几次赠与了他财富,直到两三次后他终于醍醐灌顶,有所感悟。

仔细观察,在《唐人传奇》中老人直接给他现金,并次次叮嘱他要有所悔改,最后一次还警告他说道:“再不改过自新,你就永远受穷吧”;而在芥川龙之介笔下,老人只是与他寒暄几句,让他在夕阳自己影子的头部、腿部挖土获得黄金,转眼便消失不见。且花费大量笔墨描写杜子春奢侈生活——连一些不面熟的亲戚都来参加他的宴会,在把他推向极点之后狠狠摔入谷底——穷到别人家连口茶都不肯给他喝,多么一个“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例子!更重要的是,老仙人又让他在夕阳下把影子脚步挖出黄金来时,杜子春自己拒绝了。由此可见《唐人传奇》中杜子春的感悟像是在老人劝告下引发的,而小说中描写的是杜子春大起大落之后自己获得的感慨,衔接更加自然。

接着来看,《唐人传奇》中杜子春从此安居乐业自食其力,情节一大亮点悄然熄灭,不免有些落入俗套。后来又写杜子春为了报答老人,奉命来到云台峰协助仙人炼丹,是否有些未完待续冗长了呢?小说却不同,杜子春厌恶了人间虚伪,不想再次落入尘世,恳求仙人收他为徒想成为仙人并被带到峨眉山,这样不是就顺畅符合逻辑了许多吗?

二者结尾也是天差地别,相同的两篇文章都描述仙人叫杜子春无论如何都不要发出声响,撇下他一人。杜子春的面前便显现出豺狼虎豹凶神恶煞魑魅魍魉甚至地狱的景象来,直到看见地狱里鬼怪折磨自己的亲人,他终于情不自禁喊出声来。好了,这里发生变化了,《唐人传奇》写仙人因此炼丹被打断,从此气愤地离开了杜子春,这好像有些跑题了吧,况且使白眉智者的形象瞬间变为暴怒的老头子,这个收尾我觉得简直不符合前文,若是这样杜子春岂不是变成铁石心肠的无情之人了么?而小说则差强人意,仙人出现景象消失,老人告诉杜子春——“如果郎君真不作声……我会立即取你的性命。”,因此“仙”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老人留给杜子春一个乡间田宅和几亩地,便又消失不见。

小说是《唐人传奇》的升华,芥川龙之介先是带我们领略了人间的虚伪无情,杜子春便提出想成仙的请求——其实这只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老人又考验他,他终于忍受不了鬼卒鞭笞父母而喊了出来,终没有成仙——人间冷酷,可真情自在,想着成仙逃避是没有用的。

羽化而登仙,这仙,不成也罢!

标签: 读后感 怀古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hougan/pzrrlx.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