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 >

教师读书笔记《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

教师读书笔记《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

第一篇: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引言

教师读书笔记《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引言

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出不同思维模式的国民,我们不能够说那种思维模式比那一种强,但是如果能够用多种思维模式思考问题,那么在看待问题的高度会有所提高,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本书作者蔡伟忠老师出生于港英殖民地年代,就读于法国教会开办的学校,70年代移民美国,于美国完成大学教育。过去25年一直在国内外从事幼儿园课程指导,培训幼儿园园长及老师,幼儿园环境规划及设计工作,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思考角度和国内大部分专家的有所不同。

这本“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手册”是蔡伟忠老师根据过去在国内幼儿园前线指导老师的经验整理的作品,选材采用针对现在幼儿园教师最需要的内容作为主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特创新,可以说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跳出传统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幼儿园的工作,然后在介绍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渗透教育理念,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相信这书不但能够协助老师解决工作中的困惑,还可以促进老师的思维发展!

书的内容分十章,每一章里面再分为大约十个分题:

第一章:只要这样做,孩子就会喜欢上幼儿园

相信大部分老师都同意,只要孩子喜欢上幼儿园,教育工作就相对容易进行。这个看似容易的工作其实难倒不少有经验的老师,试想想妈妈要孩子早上起来去幼儿园是多么困难的事,但如果是出去旅游,孩子早早就起来。老师应该让孩子期待上幼儿园就像期待去旅游一样。但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不是讨好孩子,更不是给糖果、玩具孩子。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是要孩子从心里喜欢上幼儿园,并非为了礼物而去幼儿园。

要做到这样,老师就必须掌握幼儿的心理。在这一章里,蔡伟忠老师会在实例里渗透幼儿心理学,让老师既可以学会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的方法,同时又明白幼儿心理学的应用。

第二章:然后就要建立孩子的常规

如果访问老师什么工作是最困难,相信大部分老师都会回答是建立孩子的常规。尤其是现在新一代父母的教育观念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结果很多父母没有注意在进园前的常规培养,导致孩子常规建立的工作变得困难。部分老师会采用严厉的手段来建立常规,有些老师还以为只要让孩子怕老师就可以建立常规。

正确建立的常规应该是老师不在还有效的才是对孩子有价值的常规,所以建立常规不是让孩子遵守规则这样简单,建立常规是让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一个过程。要完成这个目标也不困难,只要掌握孩子循序渐进的秘诀就可以。在这一章,蔡伟忠老师教你循序渐进应用到建立常规的方法,老师只要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循序渐进”就能够为老师解决更多的问题。

第三章:学会正确利用区域活动减轻工作负担

可以说,区域活动是老师学习现代教育法的最佳途径,因为区域活动可以说是最有效的间接指导工具之一,它的操作包括了空间的运用,孩子教育孩子的策略,必学活动和自选活动的运用,材料教育孩子技巧等等。里面的道理可多呢!

掌握了区域活动,等于进入了现代化教育的门槛。在这一章,蔡伟忠老师会把区域活动里的空间规划到它与整体课程的运用一一解剖给老师知道。相信老师不但能够灵活运用区域,还会对教学工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四章:原来环境布置是很好的教育工具

“把老师的工作转化为孩子的教育任务”是蔡伟忠老师指导幼儿园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意思就是只要站到比较高的层次去看,其实很多老师的工作可以让孩子去做,从而变成是教育孩子的任务。其实就是体现教育名言“孩子能够做的就让孩子做“。

在这么多繁琐的工作里,环境布置是其中一项最困扰老师的工作,因为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换回来的只是昙花一现的美感和孩子一瞬间的兴趣,性价比实在太低。但是不做又不行,难道就让课室四面白墙?蔡伟忠老师教的“把老师的工作转化为孩子的教育任务”就可以在这章内充分体现,环境布置原来不是工作负担,还可以成为教育工具!

第五章:作为老师,课一定要上得好

能够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怎样才算是一节好的教学活动?小,中,大班的标准又有什么不同?教学活动和一般的活动又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对老师来说对是困惑。

要能够有效组织教学活动,老师首先需要懂得评价活动的优劣,然后是设计活动,最后才是组织活动的技巧。当然评价标准有很多,但是不管是什么标准,都不能够偏离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所以在这一章里,蔡伟忠老师会渗透很多幼儿学习心理特点在评价标准里。设计教学活动的原则是必须懂得思考什么是对孩子有价值的目标,这一点也是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老师必须懂的以大教育的全面考虑,蔡伟忠老师在这一点就渗透了很多大教育的理念。可以说这一章不但是教老师如何上好一堂课,而且还灌输大教育观念给老师!

第六章:原来主题的核心价值是这些

其中幼儿园老师最困惑的就是如何解决教学小学化的问题,现在大部分老师还是像小学一样,按照时间段安排教学内容,在一天里的不同时间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但是幼儿教育应该是以丰富孩子各种有价值的发展经验为主要目的,而小学教育则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要任务。在小学里,孩子采用单一的学习方法,学习大量的知识。在幼儿园里刚刚应该相反,孩子应该以大量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简单的知识。主题课程是很适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老师提供给孩子的经验里,有一种隐性的经验是很多老师不知道的,就是老师为孩子设计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是在生活里的,也可以是在学习里。其中最能够体现在学习里的学习规律带来的教育价值就是在操作主题课程里面的固定步骤。

在这一章里,蔡伟忠老师不但教老师如何利用主题课程解决以上的问题,而且还教老师用周计划串连主题的内容和家长汇报的方法,应该可以大大提升老师在运用主题课程的能力。

第七章:系统化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可能是终极的教育方法

作为幼儿园老师,你知道幼儿教育不可取代的价值吗?即是小学,中学,大学都不可以取代的价值!只有掌握这个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幼儿园老师才能够体现本身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体现这个职业的专业。

在这一章,蔡伟忠老师会告诉老师什么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体现这种价值?蔡老师认为这一章是清楚区分了幼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价值,这种区分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幼儿心理的基础,所以老师在这一章里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幼儿心理的理解。

第八章:从观察记录到设计个性化教育计划

从这一章开始的最后三章是本书的高级部分,应该看完前面的才看这三章。因为这一章教老师体现“因材施教”的策略和方法,虽然“因材施教”是每一个老师的奋斗目标,但是在我国班额大和其它客观原因的情况下,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掌握前面教的种种教学技巧,因为只有掌握前面教的技巧,老师才懂得利用间接指导减轻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时间抽离繁琐的直接教学任务,静下心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的方法形形色色,评价孩子的标准也五花八门,蔡伟忠老师在这一章里会指导老师如何选择甚至设计合适自己的观察记录方法,然后就是观察记录的资料如何利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后就是提高整体教育的性价比。

第九章:让家长接受、信服、到跟从

老师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家长工作的内容放在末后?这可是现在老师的主要工作之一?蔡伟忠老师把这章放在书的后面是因为他认为家长工作不是讨好家长、迎合家长。真正要把家长工作做好,基本条件就是专业要过硬。即是对本书前面那些内容都基本理解,专业比家长硬之后,才学习家长工作的策略与技巧。没有专业做基础的家长工作只是虚的,所以这章内容放在第九章。

但是只有专业还不足够做好家长工作的,要做好家长工作还要结合现代的客服概念,包括了正确面对家长的心态,表述的技巧等等。所以在这一章里,蔡伟忠老师还会传授老师这些现代客服的专业知识,利用具体的实例讲解给老师。相信这一章带给老师的不止是工作的提高,甚至是对人生的理解的提高!

第十章:这才是真实的幼兒园课程。。。

最后这章是理论篇,为了让老师容易明白理论,蔡伟忠老师尽量利用简单的实例说明幼儿教育理论。让老师能够深入浅出的理解那些很熟悉又很遥远的词汇,例如:“过程比结果重要”“认知和知识的区别”“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和学习的关系”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教育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经验的关系和什么是学会学习。这一章可以说是把前面的内容做一个归纳整理,老师就能够进一步提升!

第二篇:读《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有感

读《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有感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这本书是由蔡伟忠老师所写的,讲述了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技巧解决的实例和方法,从多个层面帮我理清作为教师的职责以及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很喜欢这种信手拈来,却能满载而归的感觉,因为满满的都是作为教师的感触与启发。

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翻开目录,我们可以了解整本书的一些内容:只要这样做,孩子就会喜欢上幼儿园;然后就要建立孩子的常规;学会正确利用区域活动减轻工作负担;原来环境布置是很好的教育工具;让家长从接受、信服到跟从;这才是真正的幼儿园课程??光看题目,就是我们教师当前需要了解的内容,蔡老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特创新,并在书中介绍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全面渗透教育理念,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读这本书时,我一点都不觉得像读其他理论书时的那种费劲,感觉完全像是在读一本小说,吸引着我不断地翻阅。

蔡伟忠老师说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小朋友在老师面前恭恭敬敬、乖乖静坐着听讲那不算是好的常规。最主要的看看是老师不在或者老师的注意力没法集中在幼儿身上时幼儿的表现。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又该如何引导幼儿自觉地遵守常规呢?

一、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

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释、相互协调、相互交流从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讨论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二、通过谈话、故事、儿歌等形式,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

朗朗上口的儿歌,生动形象、不断变化的故事,是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之一,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所以,我们在培养幼儿的常规时,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故事等,以此来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

1、在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弱化其自我中心意识方面:

首先设置了值日生,并让每个幼儿轮流担任。让值日生担负起提醒同伴的责任,这样做效果很好。

2、在培养幼儿合作方面: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商量做游戏,不争不抢,开心快乐地共同游戏,并让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扮演角色,学会协商。这样通过一些活动,并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不断地加以强化,幼儿逐渐有了合作的意识。

3、在培养幼儿轻轻做事情方面:

让幼儿懂得要轻轻做事,不干扰别人,养成关心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使幼儿感受到做事轻轻的人才会手大家的喜爱。

现在,我们正轰轰烈烈地搞着区域活动,我首先翻到了该章节。蔡老师说“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区域的作用,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这不是非常好吗?什么是区域活动?蔡老师没有干巴巴的理论词,而是形象地把区域活动比喻成一个房子的空间划分为客厅、餐厅、卧室等,如果教室只是进行集体活动,功能只有一个,只需桌子和椅子,这就好比一个房子只是用来会客,只要摆上沙发就可以了。房子大,空间就可以固定下来,而房子小,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时段就有不同的用途。区域也是一样的,把活动室划分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是临时性的,或者是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功能,也可以是固定的。多么通俗易懂的讲解!然后,蔡老师同样用这些浅显的语言讲解了“为什么要进行区域活动”、“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区域活动有什么不同“、一般划分为哪几种区域”、“区域布局的要点、要求”、“材料和玩具有什么不同,停放材料需要注意什么”、“每个区域材料投放的特点”、“区域开放前的准备和活动后的安排”、“区域在课程中的应用、教师的角色”和“孩子不进区怎么办,孩子太多、空间太小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读蔡伟忠老师的例子时,我的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在检讨与反思之后,又有收获的喜悦。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子都是蔡伟忠老师幼教现场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所写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常见的一些教育现状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读蔡伟忠老师的例子时,我的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在检讨与反思之后,又有收获的喜悦。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子都是蔡伟忠老师幼教现场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所写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第三篇:《朗读手册》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寒假读书,我选了一本《朗读手册》。封面左下角上有一段不起眼的话却牢牢地吸引住我,“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以为是指导阅读技巧的,我们这两年正在搞阅读教研,认为他是一本有关阅读技巧的书。看了几页才明白:这是一本指导家长、老师们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好书。我是家长,又是教师,我的责任重大。我期望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也希望他们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他们爱上阅读,是我的希望。

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父母总以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那就是爱孩子。可对于孩子学习上,却不舍的做出牺牲,这就是我们孩子的悲哀。而《朗读手册》却恰恰交给我们方法,教我们如何激起孩子兴趣?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大声为孩子阅读。下学期,我想在家长会上建议:爱孩子的父母都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和其他的书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每一张解释有关阅读中的一方面的各种问题,则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他用最通俗的语言知道我们怎样带领孩子阅读。他有很多的研究数据,让我们知道这些做法为什么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看完整本书,收获很多。

第四篇:《朗读手册》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朗读手册》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寒假读书,我选了一本《朗读手册》。封面左下角上有一段不起眼的话却牢牢地吸引住我,“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以为是指导阅读技巧的,我们这两年正在搞阅读教研,认为他是一本有关阅读技巧的书。看了几页才明白:这是一本指导家长、老师们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好书。我是家长,又是教师,我的责任重大。我期望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也希望他们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他们爱上阅读,是我的希望。

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父母总以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那就是爱孩子。可对于孩子学习上,却不舍的做出牺牲,这就是我们孩子的悲哀。而《朗读手册》却恰恰交给我们方法,教我们如何激起孩子兴趣?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大声为孩子阅读。下学期,我想在家长会上建议:爱孩子的父母都看看这本书。这本书和其他的书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每一张解释有关阅读中的一方面的各种问题,则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他用最通俗的语言知道我们怎样带领孩子阅读。他有很多的研究数据,让我们知道这些做法为什么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看完整本书,收获很多。

第五篇:教师研修手册读书笔记

教师研修——读书笔记(原创)

——《进入课堂观察的两种“角色”》读后笔记

一、弄清一种观念

课堂观察并非教育专家的专利,而应该成为一线教师特殊的教研生活,广大一线有着特殊的优势和条件进行课堂观察。

二、真正进入“学生”角色

以前听课,重点就是看教师如何教,看教师如何导入课题,如何使用教具,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却从来没有到学生的学,近几年虽说考虑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学的认识仍然不够,流于形式现象严重。

其实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学生角色的角度观察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效果,关注学生如何学,怎么学,学的怎么样,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等,只要我们观察者放下架子,蹲下来时刻想到我也是一名小学生,这样就能客观地评价课堂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真正进入“教师”角色

作为一名课堂观察者来说,首先是要虚心,不是带着刀子来解剖授课老师的,也不是有功利性质地评价老师,而应该虚心地观察授课者在课堂上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要研究是个案还是共性,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想到我会怎么讲,我怎么解决。

观察者要带着欣赏地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欣赏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欣赏教师的创新之举,欣赏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既提高了别人,又升华了自己。

要知道现在课堂观察的能力与技巧是当代教师的必备专业素养,也是影响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是活的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搜集学生资料,分析学生学习有效性,了解教与学的有效途径。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能力,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它的操作一般都有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团队精神。

一、进行课堂观察的目的性

课堂观察的目的就是提高授课者,也提高观察者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市围绕学生的学习。

其次,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再次,课堂观察有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但课堂观察不是灵丹妙药,它受到观察时间与长度的限制,也会受到观察者主观性的兴趣等方面的限制。

二、选好观察点

课堂观察是一个复杂地系统工程,需要分工与合作,所以选择好观察点很重要。

首先,这个观察点是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

其次,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选择观察点。当然也可以根据合作需要选择教学点。

三、注意事项

无论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应该是平等的。

读了知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文章总有一种心灵的触动,受益匪浅。尤其是四大关注的转变。

一、从关注环节到关注细节的转变

的确这样,平时我们的课堂观察无论是平时课、教研课、竞赛课、还是特级教师课,我们都市停留在一般的课堂流程的观察上。细节决定成败。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艺术都体现在这些教学细节当中,观察者要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对教学细节细细地琢磨,慢慢地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的奥秘,必要时要学会借助专家的引领和点化,借助他人的眼睛来透视课堂。

二、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身

观察的是别人的教学行为,反思的是自身的教学行为。从他人的成功与失败中汲取经验与教训。经常这样想:假如让我来设计,我会这样设计……

三、从关注现象到追寻意义

我们经常去批判教学中的一些顽疾,但更缺少一种对策,缺少思考与追寻。

四、从关注成效到关注问题

我们许多时候对课堂观察缺少一种目的性,课前缺少观察目标,缺少必要的观察指导。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shu/1g3pr.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