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

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的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的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目录

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的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的学习心得第二篇:农业产业化培训心得体会第三篇: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学习心得第四篇:关于平湖市农业产业化调研心得第五篇:全县农业产业化适用技能培训走进中建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的学习心得

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的学习心得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根据省委组织部安排,由地委组织部组织的2014年第三期农业**(寿光)专题培训班于2014年12月25日至31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举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通过教师授课与现场观摩考察、组织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寿光市蔬菜**的形成与发展"、"寿光市扶持产业发展的做法"、"特色产业镇发展的做法"等专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对"寿光市展览馆"、"亩产万斤大棚一边倒种植技术推广基地"、"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纪台镇茄子生产基地和农户大棚"、"规模化生产基地--化龙镇胡萝卜生产基地"、"山东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寿光市欣欣种苗有限公司"、"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晨欣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寿光南澳绿亨农业有限公司"等实地考察。对山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01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9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957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03万。近年来,该市以胡锦涛总书记对寿光的"四点希望"和重要批示精神为动力,解放思想,团结实干,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95元。先后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18个重大典型之一、"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全国"十大生态休闲家居城市"。

寿光农业优势突出,是着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寿光人种植蔬菜有着悠久的传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到了80万亩,总产量40亿公斤。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种植地多集中于南部土地肥沃的乡镇。每个标准蔬菜大棚年纯收人可达2-3万元,彩椒等稀有品种年纯收入可达近20万元。蔬菜产业实行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目前寿光具有国家及省市级蔬菜标准化养种植示范基地785个,无公害蔬菜57类,绿色产品20个品牌。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至日、韩、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二、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主要做法

(一)区域化布局。寿光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寿光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先后经过四次大规模调整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梯次结构,中南部集中发展蔬菜,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80万亩,按"一乡一品"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块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蔬菜产业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支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

(二)科学化引领。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寿光农业信息网,设立了320家农村信息网络服务站,通过网络视频服务等形式,"面对面"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技术指导。目前,已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6万个,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新技术2014多项。开展了30万农民科技大轮训工程,有8.9万农民获得"绿色证书",2.4万农民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130人获"农民科技专家"称号,全市农业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和98%。

(三)**经营。寿光市全面推行了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倡导**经营,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植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0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70个,有70%的农户进入**经营体系。寿光韭菜协会,采取协会+支部的形式,成立了协会党支部,带动周边11个村全部从事反季节韭菜种植,并注册"独根红"无公害、有机食品商标,协会会员的农产品每斤比当地高0.5-0.8元,从而推动了当地韭菜产业的发展。

(三)标准化生产。寿光市把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视为维护"寿光蔬菜"品牌的生命线。制定了寿光市《蔬菜标准化生产考核奖惩办法》、《蔬菜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及考核奖惩责任追究办法》、《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和《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

(四)市场化运作。寿光市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构筑起了完善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3000亩,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年交易量15亿公斤、交易额30亿元,被农业部等八部委联评为"农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成为南菜北运、北菜南调的中转集散地。

(五)品牌化支撑。寿光市实施品牌战略,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要求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以争创地理标志产品和山东名牌农产品为重点,充分挖掘优势蔬菜资源,集中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不断加强农产品品牌认证。通过农产品质量检测措施,高质量催生名品牌。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进入全国151家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共有412个农产品品种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品种认证,注册农产品商标116个,打造了十几个知名商标。"乐义"牌黄瓜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洛城"牌黄瓜获山东名牌农产品称号。同时,建立健全了农业执法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全面加强了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了"寿光蔬菜"品牌。据当地种植户介绍,2014年平度马家沟芹菜曾经卖到400元/公斤,浮桥萝卜30元/公斤。

三、收获与启示

参加这次农业**专题培训班,由于时间紧,通过看现场、听介绍,对寿光的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该市蔬菜生产在引进、推广世界先进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施、设备等方面学到许多宝贵经验先进经验,其主要收获有:一是创新了思路、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增加了压力、树立了信心。二是更深的认识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农药、新肥料、新管理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三是充分认识到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走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农民组织化和服务专业化的道路。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之所以成功,关键是:一靠政府领导。在近30年的时间里,寿光市政府的历届领导都始终把蔬菜产业发展放在农村经济的首要位置狠抓不懈。成立了编制28人,正科级单位的寿光市蔬菜局,专门负责蔬菜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服务。同时还成立了正科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寿光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各镇(街道)成立了农业行政执法中队队,按不少于6人编制配备,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办理执法证,统一配备车辆和必要的执法工具。二靠政策支持。从蔬菜发展起步时提供土地、贷款优惠到发展阶段的各种配套服务提供。三靠科技支撑。寿光市政府先后聘请10多位院士担任顾问,长期与国内各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吸引了国外八大种子公司在寿光建立科研、示范、推广基地。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每年外派输出技术人员数百人。四靠市场运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600多亩,乡镇专业市场34处,村级产地市场100多处,形成了蔬菜市场的梯级结构。蔬菜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竹业、种子、农资等各业市场的蓬勃发展。五靠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寿光围绕蔬菜产业形成的加工企业达320多家,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效益,同时也进一步带动蔬菜种植的发展。六是靠蔬菜世博会的带动。一年一届的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对提高寿光蔬菜产品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平时的展示厅、订货会、推介会也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

四、几点建议

目前,尽管我县近几年来农民收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县农业**的推进和农民增收。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发展还存在缺理念,认识不到位,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缺资金,企业融资困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缺服务,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为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缺物流,农产品流通难、销售难仍是困扰农民及农业**发展的大问题;缺人才,农技推广不能很好地链接。二是主导产业规模小,区域布局分散。三是标准化程度低,高新技术含量不高。四是**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五是劳动力素质较低。六是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七是土地、劳动力、技术服务等要素聚集度低,规模化生产比较困难。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发展和推进农业**,要从最有优势的资源、最有基础的产业、最有特色的产品入手,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通过资源聚集,迅速形成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业**的紧迫感。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必须把农业**工作列入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年度考核,通过督促检查,定期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专职领导,派住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发展规划。实行包保责任制,督察督办制,建设进度制,扶持奖励制和分工负责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倡导农民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激励农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精神,积极引导农民增强市场观念,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科技水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对农民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组织产业大户参观学习,典型示范带动等形式使广大农民明白实施农业**工程的目的意义,对当地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使农民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是培植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的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规模是专业化的基础,是市场化的关键。实施农业**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生物多样性特点及土壤、气候、雨量、光照的差异,划分农业产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或适生区,将特色产业向适生区和优生区聚集,减少发展生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在优势农产品聚集区,集中精力培育一批基础好、规模大、特色鲜明、**水平高的示范乡(镇)村。在示范乡(镇)村的引领下,逐步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的发展格局。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规模越大、水平越高,牵动力就越强,农业**经营的效益就越高。因此,只有按照市场需求,选准龙头企业,并从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从内部管理上实现突破,才能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农业**的快速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围绕农业**建立研发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品保护价,真正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的原料,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四是提高科技含量。依靠科技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种养加一体化,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五是培育产品品牌。发展农业**最终的落脚点,是发展能够占领市场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品牌是农业**的生命所在,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有品牌、有特色,才能有市场、有效益。发展农业**最终目的是要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让产品成商品、让商品成名品、让名品进名店,以产品的畅销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包装销售上下功夫、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要重视品牌建设,增强商品生产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营销意识,争创名牌、巩固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六是用足用活支农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通过对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农民培训等扶持,提高农业**发展能力和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农村金融机构,要把支持农业**发展作为支农重点,增加投放额度,适当降低利率标准,拓宽信贷放款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的发展。七是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网络建设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引导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推进覆盖农产品全过程的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支持农村流通企业加速扩张,引导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向多种经营转变。

八是聚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农业资源聚集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优化组合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把农村土地及农业产业园流转,以稳定农村承包关系为前提,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根据国家《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农业资源流转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经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劳动力等主要生产要素分散、不足问题。在土地或产业园的流转形式上可采取转包、租赁、入股、互换、委托耕种、转让、返租倒包等多种形式。流转收益可依据承包户的承包产量、土地等级、产业园产业的优势,自愿平等协商确定实物或价款,实物以市场现行中准价折算金额,流转户以实物或现金向承包户支付。从而,加快土地向主导产业和大户流转,既解决大户土地需求不足问题,也使闲置土地合理利用。制定激励政策,吸引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资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劳动力就地转移。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寿光,寿光市蔬菜产业十分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以蔬菜产业为龙头的农村经济经验对于拓宽我县农业**发展的视野,推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培训心得体会

农业产业化培训心得体会

在县委组织领导下,即将奔赴村官岗位的我迎来了第一次岗前培训。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见识,对农业产业化有了大概的初步了解,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培训的过程中,几位教授介绍的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经典例子——起源于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所谓的“一村一品”运动就是一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这一运动的倡导者是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先生于1979年提出的。大分县位于日本西南部,面积6337平方公里,人口约124万,由于境内多山少地,自然条件差,人口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平松守彦上任伊始,就到县内各地视察。所到之处尽是“我们村里没有资源”、“我们没有学校”、“道路条件太差”等叹息声。平松守彦认为,无论怎样抱怨都摆脱不了贫困,于是提出将一个村子,或一个地区值得骄傲的东西,如已有的土特产品、旅游资源,那怕是一首民谣,无论什么都行,开发成在全国以至全世界都能叫得响的产品的运动,这就是著名的“一村一品”运动的开端(小编推荐你关注好范文 网:)。这种立足本地、自主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给二战后日本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它不仅推动日本农业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日本发展“一村一品”的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政府重视。日本虽然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但是政府对农业非常重视,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除中央政府的农林水产省外,各都、道、府、县、市、町、村均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抓农业。蜚声遐迩的“一村一品”与政府的整体推进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业科研机构健全,研究能力强,为“一村一品”实现品牌战略,名牌效应奠定了基础。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官员介绍,日本目前有29个国立、380多个地方农业研究机构以及570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除了中央农业综合研究所之外,还有果树、农作物、花卉、蔬菜、畜牧、茶业、草业、水稻、食品、农业工程、农业环境等专业研究所。他们除了基础研究之外,主要从事引进、改良、培育、研究适合日本农村的新的农产品和品种,并无偿推广到农村各个领域,使科

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保证了日本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产品的优质化、市场化、效益化。

农协是保证“一村一品”健康发展的关键。农协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入会农民的资金、技术不足,农产品销售、流通困难的问题。目前全国已有农协组织870个,会员500多万(占农民总数的60-70%),年经营收入70兆亿日元。农协以市场为向导,及时向农民提供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积极性。

反观我国农业发展现况,农村劳动力逐步老龄化,生产工具相对落后,农村资源分散等等问题极大地限制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杨志教授在关于农业产业化的讲座中就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做了介绍。他不仅介绍了为什么要发展农业产业,还重点说明了怎样发展农业产业化,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也指出当前我们农村经济体制的盲目、随意的弊端,面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强调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并依靠政府及各农村合作组织的合作力量。最后给我们展示了集体经济组织力量和农村合作社发挥的作用,并介绍了如中国台湾农会等几种经典的农业合作组织。

笔者有幸参加这次培训,深刻的认识到基层工作的困难,任务之艰巨,这并不意味着要退缩,打退堂鼓。在这样的状况下,身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客观的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好角色转换,不在以学生的身份来要求自己,而是转为以基层工作为主,学习为辅的基层工作人员的角色,时刻以基层干部的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再次,我们大学生村官要坚持学习,做一个时刻进步的人,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为工作不断储备知识;最后我认为我们大学村官应该真心的,用心的为民办事,办实事!

作为即将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也许我们的能力和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小的,微不足道的。再小的力量也是力量,所有的大学生村官只要无私地,真诚的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这股力量会铸成大力量,农村一定会旧貌换新颜。

龙州县下冻镇村官黄全秀

第三篇: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综合管理部 郭艳芬

我司召开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的体会有四点:

一、加强领导,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保证。

加强组织领导,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加强政策扶持,对农业在产业导向、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

二、发挥优势,着力培育招商引资的亮点。

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开发、构筑优势、形成特色”思路,推出优势项目,形成招商引资整体优势。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精心组织项目编制,着力对项目进行广泛推介。

三、狠抓载体,构筑示范园区。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完善和提升基地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提高农产品品质。目前我司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区已成为农业招商引资和外向农业的主力军,成为农业招商引资的产业高地、政策洼地、投资福地。

四、形式多样,全方位开展招商活动。

一是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农博会、农洽会等专项招

商洽谈会。二是积极走出去开展上门招商和对口招商。我司组织精干人员,优选招商项目,到香港等地区开展招商。三是加强横向联系,充分利用其它部门的招商资源,拓展农业招商渠道,形成招商合力。积极主动地和其它部门联系,了解招商信息,及时通报农业招商项目和招商意向。

从总体来看,我司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农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通过这次专题培训,我们继续把现代农业发展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项目规划和项目编制,把规划和项目贮备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发挥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作用,大力组织多种形式的农业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第四篇:关于平湖市农业产业化调研心得

关于平湖市农业产业化调研心得

2014年7月3日,我们小组渠道了嘉兴平湖市林棣镇开始了我们的调研活动。我们小组做的是关于“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基地”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研究对象涉及四方主体,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社、政府以及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调研活动主要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展开,实地考察了解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运作过程,了解各方主体在此模式中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同时深层次挖掘这个模式中还存在的不足,希望在对整个模式透彻研究后,综合各种理论与实际经验,最终提出一些有助于该模式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一开始,我们就去了林棣镇政府,经过几番周折,我们找到了水利部李主任并进行了访问。李主任十分友善地招待了我们,并耐心地为我们介绍了林棣镇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几家典型龙头企业(亿达、四季水产等)的基本运作情况。后来林主任还叫来车子,亲自将我们送到四季水产公司进行调查访问。后来,我们又辗转联系到林棣镇祥中村的一个村官,我们真的很幸运的,总是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与帮助,在那个村官的帮助下,我们又对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小型合作社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以对合作社领导访问的形式。此外,我们还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已经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从他们的视角看待这个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了解他们的满意度、现在的需求、以及对这个模式的意见等。

这次调研活动涉及主体多(包括政府人员、企业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调研范围广泛,是在林棣镇的各个村进行。我们这次调研活动真的是困难重重,当地村民,年纪稍大一点的都不懂普通话,而我们挨家走访问卷调查的时候基本都是年纪大的人在家,我们和他们交流有困难,这给我们的调研活动带来极大困扰。另外,由于我们的调研活动是在农村进行,交通极为不便,我们在各村调查基本是要靠步行的,加之天气炎热,不得不说这对于我们是一个极大挑战。

这次调研,进行的时候真的觉得很苦,每天要冒着烈日走很多路,要和一些不会说普通话的村民进行沟通,去做访问的时候吧还经常遭到拒绝,当时真的有想要放弃的冲动。但最终,我们也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也还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是做这个项目的意义,因为项目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目的在于探索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样的研究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做这个调研活动遇到了很多困难,每每有想放弃的念头,转念又打消,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难的,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选择退缩。再次,这次调研活动也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最后,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真的遇到了很多好人,他们帮助了我们,能出去走一趟,遇到这样一些人,让我感觉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

第五篇:全县农业产业化适用技能培训走进中建乡

县农业产业化实用技能培训走进中建乡

(本台记者:刘刚陈龙 报道)

10月29日,黔西县农业产业化实用技能培训在中建乡举行,县政协副主席赵蓉出席并讲话,该乡党政领导、干部、创业党员、致富带头人及种养殖大户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赵蓉强调,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学习科学种养殖技术知识,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使农业专业化和特色化,乡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鼓励和支持更多群众干事创业,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县扶贫办洪林就核桃和柑橘的嫁接、定植、移栽以及生态养羊等方法和技术做了精彩的分析讲解,学员们专心致志,认真学习并做了笔记;通过培训,使广大群众的种养殖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解决了人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据悉,此次培训由县领导赵蓉牵头,县农牧局、林业局、扶贫办共同承办,主要在农业产业发展有特色的定新、协和、素朴、铁石、沙井、太来、新仁等七个乡镇开展培训,一方面推广核桃、柑橘、蔬菜、花卉、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及各种养殖技术,另一方面加快乡镇“三化”同步建设的步伐,提前实现减贫摘帽的工作目标,同时防治土地石漠化,加快林业工作建设,恢复生态,和谐发展。

向您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石屯镇开展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1

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档案资料目录

学习农业产业化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

福建龙岩市农业产业化学习考察报告

农业产业化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xuexipeixun/ym5q3.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