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精选 >

绿建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绿建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概述】

绿建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zrs1001”为你整理了这篇绿建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矢志“双胜利” 擦亮“金招牌”

努力争当“美丽武进”建设率先示范

——绿建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应对疫情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绿建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部省市区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创新作为,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示范引领,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十三五时期,绿建区突出示范引领和产业培育两个重点,着力打响品牌,扩大影响力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园区建设展现新貌。绿建区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稳步推进园区建设。共完成拆迁5100亩,其中商住用地2000亩;建设路桥20余公里,种植绿化约56万平方米,建成办公楼和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园区建设框架全面拉开,为城市更新打下坚实基础。

2、品牌特色初步彰显。绿建区先后建成了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江苏省绿色建筑会议展览中心、维绿大厦等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建筑项目。培育并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综合利用最高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低碳经济重点支持项目和华东地区技术领先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先后举办了第八届江苏省国际绿色建筑大会、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及装备研讨会、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现场推进会、全省供给侧改革工作会议等活动,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时任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石泰峰、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等领导先后莅临园区调研指导,对绿建区在全国全省在绿色建筑领域发挥的产业集聚和示范引领作用表示充分肯定。“绿色发展看武进”的特色品牌初步打响。

3、招商引资奋力突破。绿建区按照市区“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的要求,重点抓好绿色建筑科研机构、设计机构、检测认证机构的集聚,商贸服务企业的集聚和绿色智造业的集聚,成功引进美国贝赛尔中国产业基地项目、研砼治筑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项目、法国圣戈班绿色建材项目。

(二)二次创业,引领绿色发展高质量

2017年4月,武进区委、区政府赋予绿建区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和海绵城市建设行政管理职能、全区绿色建筑企业的行业管理职能,并提出将3平方公里核心区打造成为科技型园区的要求。绿建区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区发展绿建产业,全域推广绿建技术”的新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并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1、全区绿建推广模式更新。聚焦全区推广应用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和海绵城市的行政职能,全力推动绿色建筑真正在常武大地“落地开花”。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区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导小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绿建区。二是创新管理模式。对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在全国首创了“项目监管全过程、审查机制三联动、资源要素三合一”的武进绿建模式:一是切实加强了建设项目在土地出让、规划方案、施工图、施工过程、验收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二是创新建立建设项目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三个方面技术的联合审查模式,提高审查效率,促进三类技术融合互补;三是探索行政、产业、技术联合工作机制,为全区行业推广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突出示范引领。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增绿色建筑超1500万平方米,全区绿色建筑的数量、面积和质量均位居江苏省前列,新增装配式建筑超850万平方米,审查海绵城市专项方案项目119个,涉及用地总面积约83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江苏省首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和海绵城市示范区,江苏省首批绿色城区示范区、高品质建设示范区等荣誉,武进绿建的品牌影响力持续彰显。

2、全区绿建产业耦合互动。2017年以来,全区形成了“一核六基地”的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格局。绿色建筑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区绿色建筑产业入库企业数超450家,总产值超8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30亿元,全区涌现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创新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全国领先绿色建筑龙头企业。晨光涂料成功研发智能变色调光膜,格瑞空调智慧五恒人居系统,碳元科技研发的标准化辐射板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3、核心区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一是以强链补链促园区提质。绿建区扮演好全区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核心”角色,大力集聚绿色建筑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依托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绿色建筑创研中心、中科院常州绿色科技产业园等平台,重点招引绿色建筑和泛绿色建筑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十三五期间,签约项目超160个,新增注册企业超440家,注册资本超60亿元。绿建科技研发、绿色建筑设计、绿色企业总部、绿色商贸服务、绿色检测认证等领域的产业链日趋完善。二是以重大项目促园区提效。在科学梳理分析园区现有产业链的优势和短板的基础上,坚持“固强补弱、有的放矢”的招商思路,招引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绿建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十三五期间,绿建区共完成入库区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超97亿元。注册外资近3亿美元,到账外资近7500万美元。

二、2020年工作回顾

(一)强化责任,疫情防控扎实有效

1、坚持政治站位,强化制度引领。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及时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做好园区企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绿建区企业复工防疫手册》《园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文件,为园区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2、整合资源要素,做细全域排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园区企业人员进行情况摸排,为企业制作员工临时出入证,对重点人员全方位排查并实施居家隔离、集中隔离。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及时做好各项防疫宣传、企业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确保防疫优先、有序复工,为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3、下沉一线攻坚,织密联防联控。采取网格化及驻厂监督指导员管理模式,有序组织38名网格管理员及驻厂监督指导员挂点企业进行蹲点包干全覆盖,采取制定实行“日报告”“日汇总”制度,及时做好信息汇总,确保对全体职工及时摸排到位;及时对接企业复工、防疫等方面的困难,确保企业复工平稳有序开展。园区累计协助企业采购口罩2万只、消毒液500升、护目镜200个、防护服20套、洗手液1000瓶。

4、发挥技术优势,爱心助力抗疫。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奇雅新材和克力空调,火速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和山东沂水中心医院、临沂市中心医院改造,为武汉雷神山医院提供1500平方PVC同质透心地板,为山东沂水、临沂市提供急需负压病房医用净化空调;常州贝斯莱夫安全设备有限公司为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手术以及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孝感医院等捐赠一批防护装备,为支援战“疫”,贡献了绿建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在罗马尼亚加速蔓延之际,绿建区多方采购并捐赠抗疫物资,得到了阿拉德省政府省长,市外交事务部长,自贸区负责人致信感谢。

(二)彰显特色,园区品牌不断擦亮

1、示范引领亮点纷呈。今年绿建区成功获批江苏省首批绿色城区示范区,围绕高标准打造精美区域示范的目标,绿建区全力推进高品质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建设,积极引导新开工地产项目向绿色、健康、智慧住宅方向发展,路劲春秋金茂府项目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和英国BREEM认证。核心区的立华总部三星级绿建项目、联东U谷项目、中节能绿色工业项目、贝赛尔西侧地块示范项目及零能耗示范项目按高标准有序推进。新城帝景、绿建板业、圣乐建设、克拉赛克门窗等五个省级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顺利通过验收评估。

2、推广应用成果显著。2020年共审查绿色建筑项目40个,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及以上项目面积占比超过60%;审查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占新开工民用建筑比例超过30%,海绵城市专项审查24个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省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工,其中丰乐公寓老小区海绵改造项目,经受住了今年汛期的考验,极大改善了片区“看海”的状况,受到小区居民的高度肯定。积极创建国家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参与住建部课题《推进绿色建造试点工作政策措施研究》的编制等工作。

(三)加强联动,产业规模再上台阶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今年新增规模以上绿色建筑产业企业15家。全区绿色建筑产业规上企业达450家。全年产值超8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超530亿元,同比增幅超8%。绿弘公司成功获批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绿和环境成功获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达检验入选2020年度首批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双创券服务机构。园区申报各类政策荣誉超20项,落实各项扶持资金超1000万元。“一核引领”的带动效应和绿色建筑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2、积极参与低碳建设。依托绿建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院、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常州基地的平台优势,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在省环保厅支持下,建设全省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低碳培训中心和低碳教育科普基地,积极推广高效零碳能源、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今年,全省首支碳基金成功完成一期募资3000万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江苏中心的建设得到上海环交所的支持和肯定。

(四)集聚动能,园区质效不断提升

1、深入实施精准招商。绿建区紧盯打造长三角建筑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围绕“绿色建筑+”招引方向,全年招引研发、设计、检测、商贸、金融服务业等各类企业80余家,其中总投资超3亿元企业2家,超1亿元企业1家,超5000万企业3家,久瓴科技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相继入驻,通过项目带动园区效益持续提升。园区开票销售预计超过60亿元,入库税收预计超过3亿元,核心区企业入库税收增幅超30%。维绿大厦入库税收预计超5800万元,标准厂房亩均税收预计超40万元。维绿大厦和标准厂房出租率分别达到94%和71%,比上年增幅均超出5%。

2、科技创新激发活力。一是高度重视顶尖人才项目引育工作,完善培养和服务模式,为绿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成功举办各类人才活动8场,其中区级以上有影响力活动2场,对接人才项目超30个。在全区“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创业项目面谈评估中,绿建区6个项目入选5个项目,取得3个A等级、3个B等级的佳绩,A等级项目比例全区第一;先后对接院士、国家顶尖人才工程A类专家4人,其中2人成功申报龙城英才计划,1人正式落户;在2020年武进区“双招双引”技能大赛中,绿建区代表队取得亚军。二是继续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企业孵化平台体系。绿建创研中心成功申报省级创业企业孵化器,入孵企业数达到30余家,载体利用率突破90%,国家级孵化器拨云科技园成功落户园区。园区培育的领军人才5G、6G用微波介质陶瓷项目正式入选2020年度省双创人才项目,绿建区省双创人才工作实现零的突破。

3、中外合作首结硕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中欧绿色伙伴关系的战略思想,绿建区全力打造“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和“中罗绿色建材产业园”两大国合平台,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实现新的突破。一是成功举办中欧绿建创新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绿色建材大会,工信部国际合作中心授牌绿建区设立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旨在打造中欧高层对话常州样板。二是加强与罗马尼亚阿拉德自贸区战略合作,中罗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被列入常州市外事工作委员会年度重点工作。在去年和罗马尼亚阿拉德自贸区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今年绿建区和阿拉德自贸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4、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今年以来,绿建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重大项目冲刺攻坚。各部门挂图作战,一天当成两天用,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今年绿建区在库区级以上重点项目10个,新增入库区重点项目4个,市重点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近24.33亿元,同比增长90%。新开工项目6个,计划年内竣工项目4个,已开工项目预计全年投资9.7亿元,同比增长136.6%,竣工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如期完成年度投资和建设计划。

(五)强化保障,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1、党建引领促发展。一是深化“绿建红盟”党建品牌内涵,在今年的武进区“红盟矩阵”启动仪式暨“绿建红盟”庆祝建党99周年活动上,“绿建红盟”成为武进区“红盟矩阵”的首位成员,今年新增联盟成员单位5家,成员单位总数近30家,进一步扩大了红盟“朋友圈”,创立了一条有绿建特色的党建工作之路。二是率先探索基于“绿建红盟”平台的党建共建合作机制,全年举办共建共联活动6场,疫情期间,联合区税务、人力资源和金融部门,围绕复工复产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人力资源服务政策开展线上讲解,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贝赛尔科技获得2000万元新增贷款;格域包装获得1000万元新增贷款;江苏万树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获得250万元新增贷款,标准厂房企业获得房租减免2个月,减免总额达146万元。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园区6家规模企业,开展带货直播,推介绿色产品、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帮助企业在线上增流量添销量。针对疫情后新基建的持续火热,邀请浦东干部学院教授,为园区企业家讲授疫情下的中国新基建和5G智慧城市建设,帮助企业站稳新风口、抢抓新机遇,提供了及时的辅导和支持。三是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释放工青妇活力,组织开展“美丽武进,我是行动者”世界环境日志愿服务、“绿色毕业季,科技创未来”、“体验疫情下的绿色生活”机关青年沙龙、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系列活动等群团活动10余场,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2、内部管理更精细。全面梳理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形成联动机制,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一是相近业务部门联动,企业服务部与产业科形成联动,为企业争取相关政策资源,申报荣誉和奖项;招商引资工作与人才招引工作相结合,做到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良性互动和高效融合。二是后勤保障部门与业务部门联动,物业服务部与产业科联动,一方面便于产业科了解企业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对物业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和反馈,另一方面便于物业服务部了解企业运营效益,及时清退运营不良的企业,为更有潜力的企业腾出空间。

三、存在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园区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围绕打造长三角建筑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专精特新的科技类企业还不多,科技创新重点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还不够。二是围绕打造全国绿色建筑应用示范、实践推广先行区的目标,全国领先的亮点示范项目偏少,在全国影响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围绕打造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常州样板区,国际一流低碳技术合作先行区的目标,中欧交流与合作还需要加强,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发展内涵还需充实。

四、2021年工作打算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绿建区将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工作,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支持常州绿建区打造长三角建筑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绿色建筑+”战略,全力打造全省绿色建筑产业集聚高地,长三角建筑科技创新中心,全国绿色建筑推广示范先行区和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常州样板。

1、推广示范更显特色。一是按照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委要求,全域推广“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办公、绿色公园、绿色工厂”并打造一批零碳、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等特色亮点项目,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示范项目。二是围绕生态滨湖区、现代智造城目标定位,在生态滨湖城建设中从项目规划设计开始就融入绿色建筑等理念,并贯彻项目全过程,努力把武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建筑应用示范和实践推广的先行区域,确保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三是提升群众感知度和获得感。搭建数字孪生平台,为企业、社会展示可推广、可复制应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打造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装配式建筑技术品牌宣传平台,为老百姓提供绿色、智慧、低碳的居住、办公体验,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提升群众感知度和获得感。

2、招商引智彰显质量。一是以“绿色建筑+”为产业主导方向。本着高标准、高品质的原则,将园区打造成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产品展示和生产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地。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设备、低碳技术等产业为主导方向,重点关注绿色建筑+人工智能、绿色建筑+新材料、绿色建筑+新能源、绿色建筑+现代金融等领域,跟进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腾讯、本码科技等项目,全年招引企业不少于80家。二是发挥好中节能、联东U谷、房德之星等项目载体优势,招引艾金鹰工业设计、德川自动化、科润达智能机器等一批互联网、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积极引育“独角兽”、“瞪羚”、小巨人和“专精特新”特色亮点企业。同时做好平台招引项目的管理工作,建立标准审核机制,通过“以商招商”“合作招商”等模式,提高招引项目质量。三是瞄准科技人才精准发力。积极打造技术创新平台,联合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知名院士,依托上海、南京的知名高校和1-2家绿色建筑领域的知名企业,共同申报国家级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培育创新型领军人才。引育顶尖人才项目,培育省双创项目,招引1-2个顶尖人才项目,同时招引一批两高一资优质科技型项目;强化对项目效益的考核,对于后期发展较好的企业,优先提供支持奖励;全力支持东南大学绿色建材研究院的建设。四是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保持与自然资源、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加强相关政策的学习和宣导,保障签约项目得到及时供地。同时推进已拿地项目的开工建设,按期完成2021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继续推进杉木路等项目的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3、产业提升体现创新。一是塑造绿色创新体系。争创江苏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园区,争取江苏省碳排放交易市场项目签约落户。开展碳能力建设为主,节能技术推广、资源循环化利用、环境评估等为辅的多领域、多模式的培训活动,全力激发园区绿色低碳创新活力;同时,年内计划启动碳基金二期,募资规模5000万元;以绿色金融试点为契机,将科技金融作为助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推动政府、金融机构、绿色建筑产业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二是建设产业协作平台。有序运营好中国供应链联盟绿色建材产品专业委员会、常州市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社会组织,使这些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

4、中外合作实现突破。一是推进中欧(常州)创新园建设,建立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建设推进机制,明确工作目标,通过和工信部国合中心的紧密对接,在技术交流、会展论坛、产业引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对接技术合作项目不少于20项,论坛活动不少于3场,引进外资不少于500万美元。二是加强与罗马尼亚阿拉德市战略合作。持续推动常州与罗马尼亚阿拉德市友城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园区发展,开展园区推介会等相关活动,推进中罗贸易和中罗绿色建材产业园的建设。

5、内部管理更加精细。一是持续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以“绿建红盟”为抓手,继续深化“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品牌内涵,充分发挥党建阵地作用,打造产业园区新型党群活动模板。二是创新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档案、招投标、内审等体制机制,全面厘清职责权限、压实各项责任,确保管理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同时引导干部职工从提升园区影响力,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标杆、主动作为,持续释放“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正向激励效应。三是推进园区管理智慧化。建设完成园区智慧运营平台,实现对园区数字化、智能化、业务化的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智慧应用为支撑,全面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促进园区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全面提升园区信息化管理水平。

标签: 绿建区 计划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gongzuojingxuan/3vvr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