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总结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总结

聚力基地建设 促进思政实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总结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总结

2023年3月,我校被确立为巩义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半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工作思路,将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和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渠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的研究,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建设,解决学科教学难题,发挥先行研究、交流研讨、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师素质的提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队伍建设,抓住“主力军”

同研同行,立足“主战场”

学科活动,守牢“主阵地”

一、队伍建设,抓住主力军

(一)建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学科基地工作的过程管理,我们建立了由学校领导、专家顾问和核心成员组成的学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二)调整学科任教

思政课教师要与学生“同频共情”,从心灵上达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希望越来越多的思政学科教师能够走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让思政课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

我校立足实际,以立德树人、学科引领、教研兴校为导向,成立了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学校党总支书记贺良臣同志主动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走进课堂,深研教材,用所学所知引领思政学科前行,用所情所爱把道理讲给学生听。德育副校长刘旭艳任教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选用政治觉悟高、师德师风好、业务能力强聘用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

学校思政课的老师们努力打造有温度、有高度、有厚度的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紧跟基地建设步伐,遵从基地和学校工作安排,认真进行集体备课、专题学习,引导学生知情意行相统一,学会过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

我校力求思政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立足学科基地建设,研究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总结做法和经验,发表论文,研究课题,申报成果;加强教师培训,注重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让更多的教师成为育人专家、学科专家、管理行家和科研专家。

二、同研同行,立足“主战场”

作为基地校,努力打造本校的思政特色,同时引领带动区域内更多的学校,让思政学科走向规范化,让思政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

(一)思政一体化教研活动

学校作为河南省思政一体化建设成员单位,同时也作为巩义市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的小学段单位,从2023年2月23日起,每双周四上午齐聚一堂,进行一体化集体备课活动,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九期,我校承担了四期。每次我校的一体化备课活动,作为学科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刘旭艳老师都会在活动中进行专题分享:第一期结合新课标小学段的相关内容,分享的主题为《深研课标,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第四期结合第一学段的相关内容,依托教材,分享了《立足课标,梳理教材,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第七期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主题,进行小学高段的观摩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第八期结合河南省思政一体化展示活动,围绕“以文字看文化”为主题,进行主题研讨备课活动。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学科基地的成员都克服困难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贡献智慧,共研共长。

(二)基地研训活动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欲教之优者,必增其学问。”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我校分别承担小学道德与法治春季研训班、暑期教师学科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巩义市学科年级教研活动。每一次培训活动,基地成员精诚合作,为基地培训课程建设赋能提供重要抓手。

专家跟踪教研,助推专业发展。每学期,基地都会邀请研训员莅临我校,对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骨干教师进行听评课指导,针对大单元教学和新课标落地提出具体可操作的优化措施,大大提升了基地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三)学校教研活动

按照基地校建设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聚焦关键问题,找准发展的瓶颈问题,科学规划教研活动,集思广益,创新开展好主题教研,努力做教研的“风向标”,增强教研的启迪性和获得感,全面提升教研质量,让教研更扎实、更有效。

学科基地的每位老师通过“大+小”教研活动,凝聚智慧、集思广益。既有对新课标的研读,也有对专家理论的吸收。通过对课程标准通识课、专业课的学习、专家讲座,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三、学科活动,守牢“主阵地”

作为思政学科基地,如何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如何把思政课的道理“活”讲“透”讲“深”,守牢学科活动的主阵地,我们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积极实践,把生活中的思政课讲“活”。

1.丰富多种实践途径,利用社会课堂,把生活中的思政课讲活。

深化协同联动“搭平台”。抓好红领巾讲解员“精准培训”。由校党支部牵头,辅导员和骨干教师对接,不断深化校区、馆区、景区“三区”平台协同联动,实现资源互通,形成培训合力。自开办以来,巩义市建设路小学已与康百万庄园协同培训红领巾讲解员超过120人。

构建链条模式“强实效”。释放红领巾讲解员“红色动能”。以支部共建形式,强化校馆联手构建“多维实践—表彰激励—建档追踪”的链条模式,推动红领巾讲解员队伍持续用小声音传播大能量。截止目前,学校获“优秀红领巾讲解员”建档的共15人。

拓宽红色渠道“促传承”。创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畅通了少先队员服务基层社会治理途径,持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将红色传播覆盖面逐步扩大。自活动启动以来,吸引巩义市500余名少先队员参与其中,2020年以来,建设路小学“红领巾讲解员”志愿者服务队已为社会各界参观团队1万余人作义务讲解,成为了家乡文化的代言人。

2.家校社携手共育小陶子

生活处处皆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校园内,还应该发生在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中、社区体验中。基于我校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我们成立了“小陶子志愿”服务队。每年的建军、建党节,“小陶子志愿者”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亲手采摘学校劳动基地的蔬菜,送给社区转业退伍的老军人、军属,送给在党50年的老党员,对他们致以真挚的问候和关心。每年国庆节,小陶子志愿者们,会“带着国旗走向祖国妈妈”。重阳节,小陶子志愿者们为社区百岁老人表演节目,走进孤寡老人家中送祝福。

(三)巧用教材,把思政课中的核心素养讲“深”。

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如何让核心素养入脑入心,激发学生参与动力。思政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动力是核心关键,决定了学生是否愿意学、学得好的问题。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依托教材、把握学情、根据课标,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课堂情景模拟、辩论赛场、角色互换、古今对话、翻转课堂,带领学生从室内走向户外,从校园走向社会,在互动交流中激发思想的火花、引起心灵的共鸣。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垃圾分类课堂上,为了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垃圾,能够正确分类,同时还能把垃圾分类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们。思政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感受垃圾分类的好处。还把课堂搬到社区,把所学到的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宣传给社区的居民,帮助他们正确投放垃圾。这一行动,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家庭,还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造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回顾基地工作,谋划未来发展。我们在继续做好队伍建设、同研同行和学科活动的同时,也将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突破与研究:

1.课题的开发。用课题引领学科发展,鼓励带领基地成员,进行课题研究。

2.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成就发展,鼓励成员通过自学、听课、专题学习等不同的形式,促使教师更加专业化。

3.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开发校本思政课程,提升学科魅力,助力学科发展。

4.引领辐射的力度。作为学科基地,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共建共研等多种形式,引领辐射区域思政学科的发展。

夯实基地建设,聚力思政育人。本次学科基地总结是我校思政学科建设的新基点,回望过往,昭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用好思政资源、讲好思政故事、传递思政声音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提升,立足“主战场”、抓住“主力军”、守牢“主阵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巩义市建设路小学

2023.10.16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xuexiao/p8r4w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