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解方程题目及答案【精品多篇】

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解方程题目及答案【精品多篇】

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解方程题目及答案【精品多篇】

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例1. 将12g含少量铜屑的铁粉样品放在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1.6g。求:

(1) 铁粉样品中铁的纯度;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含少量铜屑的铁粉样品放在稀盐酸的烧杯中,由于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只有铁与稀盐酸反应同时放出氢气,物质的总质量减轻,减轻的质量就是氢气的质量。

【答案】由题意得氢气的质量为:12g+100g-111.6g=0.4g

设原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X ,FeCl2的质量为Y

Fe +2HCl == FeCl2 + H2 ↑

56 127 2

X Y 0.4g

56 :2 = X :0.4g X =11.2g

(1)Fe% =11.2g/12g×100% =93.3%

127 :2 = Y :0.4g Y =25.4g

(2)FeCl2% =25.4g/(111.6g–0.2g) ×100%=22.9%

答:(1)铁粉样品中铁的纯度为93.3%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9% 。例2.取一定量得CO和CO2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Ba(HO)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质量相等。求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分析】题中涉及的反应有: CO2 + Ba(OH)2 = BaCO3↓+ H2O

由题知m(CO)+m(CO2)=m(BaCO3 ),因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7,不妨设生成的BaCO3质量为197g,则CO和CO2 总质量也为197g。然后利用有关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式即可求解。

【答案】 CO2 + Ba(OH)2 = BaCO3↓+ H2O

由题给条件知:m(CO)+m(CO2)=m(BaCO3)。设生成BaCO3质量为197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质量为44g,CO质量为197g-44g=153g。

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53/28):(44/44)=153:28,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53+28):(153+28×2)=181:209

答:原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181:209。

例3.NaCl与Na2CO3的混合物15.6g与108.8g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干燥的晶体16.7g。求:

(1)原混合物中NaCl和 Na2CO3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 NaCl不与盐酸反应,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O和CO2,蒸发后得到的是NaCl晶体,其质量为16.7g,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其质量要增加,根据其增加量可求出反应的Na2CO3的质量,反应的HCl的质量,生成的CO2的质量。

【答案】 设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生成的CO2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CO2↑+H2O △m

106 73 117 44 117-106=11

X Y Z 16.7-15.6=1.1g

106:11=X:1.1 X=10.6g

73:11=Y:1.1 Y=7.3g

44:11=Z:1.1 Z=4.4g

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15.6-10.6=5g

盐酸的质量分数=(7.3/108.8)×100%=13.9%

反应后的溶液为NaCl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6.7/(15.6+108.8-4.4)×100%=13.9%

答: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5g,Na2CO3的质量为10.6g,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7%,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9%。

如何写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精 篇二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⑴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⑵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⑶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方程的意义及方程解等概念,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从形象的平衡中认识抽象的等量,结合具体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形象思维较好,但抽象思维还需要一个慢慢的训练过程,所以本节课我使用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启发引导,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连串的环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准备使用天平、挂图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我采用从直观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加强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一开始上课,我就直接通过天平演示,使学生利用平衡这一认知基础去认识等式,理解等式的实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天平平衡关系,从而认识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出示篮球图,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主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篮球个数、单价、总价间的关系,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等式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概括出方程的含义

2、结合实例进行比较,渗透集合思想

在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等式和方程,让学生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画图,用图来形象直观地表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从而深化学生对方程本质含义的把握,自然地渗透集合思想。

3、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讲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时,我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含义,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概念能力的培养。

4、范例讲解

讲解例1解方程时,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解,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可以加深对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说出推想过程,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然后着重讲解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根据课本上的“注意”强调说明虽然不要求每题都写出检验,但都要口算进行检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巩固练习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次巩固练习。当学生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后,我让学生完成第“做一做”,目的是通过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教学例1后,我让学生分组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其目的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掌握好书写格式以及检验方法。

6、小结

小结的目的是强化重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新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篇三

本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简易方程的解法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数与代数的解法。这部分内容是在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淡化抽象的数学概念,从不同角度提供有利于学生探索并理解简单方程解法,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简单方程,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简单方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为之后学习一般方程的解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用字母简易的表示数,并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快速列出简易方程,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简便性,能判断出等式的变量,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简易方程。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的认识简易方程的意义,并进行求解。我所面对的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抽象字母的理解应用能力正在提升中。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简易方程解法,能够准确解出简易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与天平常识的运用,自主得到求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加强交流合作能力

(一)教学重点:简易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难点:快速求解建议方程。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才能有起伏,课堂才不至于沉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我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如下:情景设置法,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

(一)导入部分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导入部分我运用设置情景法,展示一张画有小学生喜爱的金丝猴馆的卡通画,图片上在进行称量金丝猴的活动,并请学生根据图片自由提出问题,学生们会提出金丝猴有多重这样的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简易方程的解法。

(二)生成新知

新课展开时,我通过设置情景,结合生活实际。

首先,在天平的两边加上同等质量的物品,其中一边是砝码,一边是未知重量的牛奶一瓶加砝码。天平能够保持平衡,引导学生猜测未知重量的物体质量,列出等式:

x+50=300

其次,在天平两边分别减去一个50g的砝码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引导学生列出相应方程:

x+50-50=300-50

从而给出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旧成立。并引导学生进行加砝码的自主尝试,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动手操作能力。

对列出的第二个等式进行化简,得到:x=250,从而牛奶的重量为250g。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与自己动手操作参与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最后设置分小组讨论,得出简易方程的一般解法: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使等式的一边只保留未知数,另一边为常数,即解得方程。并讲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给出一道基础题进行应用,注意强调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

设计意图:该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是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但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思维碰撞,学生自己可以尝试着找到其中的结论,同时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以锻炼提高。

(三)巩固提升

在巩固深化过程中,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式进行巩固提升,并在布置课后练习时注意联系生活,只有将学习内容融合到生活中,回归到生活中才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养成学以致用的思维模式。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作业时,我牢记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请学生来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将会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进行总结,我将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升华。并请学生课后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简易方程的问题。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的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展示教学的总体思路。提纲式:简洁、清晰、明了。符合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简易方程的解法

x+50=300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旧成立。

x+50-50=300-50

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使等式的一边只保留未知数,另一边为常数,即解得方程。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99jjd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