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后感 >

经典名著书籍读后感精品多篇

经典名著书籍读后感精品多篇

经典名著书籍读后感精品多篇

名书读后感 篇一

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一种积累。荀子有云:“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毅力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惊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更会坚强地去面对。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帕唯尔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都大难不死,为什么?仍然是毅力。年轻的帕唯尔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毅力需要坚持,同时也需要毅然断然的决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对严峻的考验是能断然处之的,而这种断然之处,又非常有利于持之以恒。 在坚持的同时,还要有生活节律。提倡毅力并不是主张一味蛮干,是毅力和节律并行,两者都不容忽视。节律过快,频率过高,要一直坚持下去,是十分困难的。生活犹如长跑,一下冲在前面,并不一定就能夺标。相反,如果保持适中的节律,就能取得好成绩。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困难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等事情一过,你会发觉,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成功者前进的每一步也许是细小的,但他一直前进着,永不停滞,积之一年,十年,几十年,那就十分惊人,十分可贵了。忽冷、忽热、忽松、忽紧,说不上毅力。如果“一天打网,两天晒网”,其毅力何在?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名书读后感 篇二

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我们学生们是还不够资格在人生的边上作批注的——至少我还没有这资格,因此只能在钱钟书先生这本《写在人生边上》的大作中选上这么一小段,叫做《论快乐》的议论的边上,写上一小段随感,也算是“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吧。

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不过,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种事实,但决不可以是一种观点。而且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平平淡淡就是“沉闷”,就是“长时间”,就是“痛苦”。不过,“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确实是这样的,虽然钱钟书先生的一串论证,已证明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甚至说“永远快乐”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是属于物质范畴的,而意识是物质能动的反应,当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世,而我们理应乐观地对待人生。

钱钟书先生将人生是不快乐的与我们应当乐观的看待人生这对矛盾称之为“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去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对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何不苦中作乐呢?至少精神上的快乐可以抵消一些物质上的痛苦,况且“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会感觉到什么是快乐。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美好;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名书读后感 篇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现谈谈自己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名书读后感 篇四

今日再观闻一多先生的《死水》,似乎又有所感悟,每一次的品读,或许都会带来一点小小的不同。

从《死水》中,我们似乎能够感知诗人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厌恶,憎恨,灰心和失望;他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折射出他希望打破旧世界,渴望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全诗透露出诗人的感情是强烈饱满的大义凛然,是拍案而起的义愤填膺,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诗人先是痛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寓指当时死气沉沉,腐烂透顶的黑暗社会,进而“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再次表明这是一个毫无生机,不知人情冷暖的社会,对于这样一个缺乏生机,缺乏人情温暖的社会,诗人毫不留恋,而是索性“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以恶制恶,以毒攻毒,让糟粕去破坏糟粕,诗人自此充满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义愤和兴奋。

在这样一个污浊黑暗的社会中,即便“铜成翡翠”“铁锈桃花”“油织罗绮”“霉蒸云霞”,也断然粉饰不了满目疮痍的病态社会,这种以美写恶,以美好的事物来反衬邪恶的本质,这种鲜明的对比,使丑恶更加暴露无遗,不管在“死水”中注入什么新鲜的活力或者如何改造它,如果不从根本的体制上去加以改善,都是不可取的,都终将逃避不了泡沫破灭的美梦,即使它偶尔发出几声吼叫,也显得那么声嘶力竭而苍白无力。

在最后的一节中,诗人再次发出“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与第一节首尾呼应,既强调“死水”腐烂透顶,死气沉沉,不可救药的现状,又表达出诗人嫉恶如仇,愤慨绝望的心情。

然而诗人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后分别写道“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此语一出,掷地有声,斩钉截铁,犹如朝堂断案,镇木一响,无可置辩,也毋庸置疑,立马宣判“死水”的罪恶死刑。诗人或用夸张描绘,或断然否定,犹如雪上加霜,火上浇油,毫不留情地诅咒鞭挞黑暗的社会。诗人在绝望之余而生愤激之语,写道:“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既然这样一沟绝望的死水无法改造,无法挽救,而且腐烂透顶,恶贯满盈,那就不如顺其自然,任其灭亡。

诗人偏激尖刻的言语,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和反动军阀的咬牙彻齿之恨。在“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的言外之意其实是说让丑恶来开垦,只能是丑上加丑,恶上添恶,他只能把这个世界搞得乌烟瘴气,暗无天日,只会加快他的灭亡步伐。从而迎来诗人期盼的富有生机,政治清明,充满真善美的人情温暖的光明社会,让“绝望的死水”变换成“希望的活水”。

名书读后感 篇五

读完一本书,无论如何都有冲动写一篇读书心得,那种感觉是很棒的。

《秋》的情节安排明显比《春》紧凑许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潮迭起。现在想来,《春》更像是一个过渡,花了大笔墨讲淑英觉醒到出走的过程。没想到的是,读《家》时最喜欢的觉慧,随着《家》的完结,竟再也没出现过,当起了隐形人。倒是觉民的个性越来越鲜活,淑华也越来越讨人喜欢。

巴金在序中提到自己写《秋》写哭了,本打算安排觉新自杀,拆开觉民和琴,让觉民被捕。但是,温暖的友情让他放弃了灰色结局。确实,结局不坏,在觉新给觉慧和淑英的两封信中平静又意味深长地结束了。那两封信又读得我小小感动。

刚读罢卖公馆分家的高潮,一面叹惋一个大家庭的没落一面期待着觉新等兄妹的新生活,作者却让故事戛然而止。“亲爱的读者,你们应该想到,生命本身就是不会完的。那些有着丰富的(充实的)生命力的人会活得长久,而且能够做出许多许多的事情来。”其实关于搬家之后的一些近况,在觉新的信中作出了简单的交代。读《秋》正读得酣畅淋漓之时,却被作者突如其来的尾声搞得意犹未尽。这种感觉就像,心情激动精神紧张地看完《秋》,抬头看看窗外,风轻云淡,谁曾想到昨日大雨瓢泼。还沉浸在淑华觉民一场场“目无尊长”的抨击中,读来大快人心!还无奈着淑贞的跳井、枚表弟的病逝,又想起瑞珏、梅、蕙等一个个年轻生命被封建礼教摧残致死,真有点愤愤不平。当觉新终于说出“我办不到”的时候,着实欣慰了下!

现在的我和觉新差不多一个岁数了,我想若是再早些年看《春》《秋》,心情会更激动吧!读《家》的时候比觉民觉慧小一点,也正好在一个叛逆期,于是当时对觉慧敢于反抗的精神非常欣赏。读罢《秋》,发现自己真是越来越觉新了……同时也唤醒了曾经那个叛逆、愤世嫉俗,有梦想有实际行动去追求梦想的那个我。虽然现在的我也是带点叛逆,厌世恶俗的,却已不再那么锋芒毕露了。至于梦想么,渐渐沦为幻想了~

一向对美食敏感的我,也留意了《秋》里面的吃食。凉拌蜇皮,椒麻鸡,火腿,皮蛋,粽子,盐蛋,多角形的小块点心蒸蒸糕,猪油米花糖,绿豆夹沙饼以及冰粉儿。小说也因为有这些食物的出场显得更饱满更细致更亲切。最后觉新在信里提到搬出老家后,他们“早睡早起。十点钟开早饭,四点钟开午饭,另外吃早点消夜,都是在外面去买。”原来他们一日四餐呐。

其实《秋》并不像“秋”这个意象给人感觉阴郁萧索。“并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过了,春天就会来的。”分家之后的日子虽然清静,我却怀念起了觉新他们兄妹几个在老宅里嬉笑打闹的那些美好回忆。

美好的与不美好的,通通随着老宅的完结,成了永久的记忆。

经典名著书籍读后感 篇六

无论是谁看到《复活》这个书名都会想很多心里也会好奇以及惊讶,都在会想:“人会复活?”后来我也是带着这份好奇打开了这本书。

本书的主人公是出生贵族的青年——聂赫留朵夫,在早年他和卡秋莎产生了爱情,可是当他做了几年军官回来后就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玷污了卡秋莎后还抛弃了她。卡秋莎被一位无耻的法官判处了四年牢狱,并流放到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良心上受到谴责,决定和她一同前往西伯利亚,并把自己的田地分给穷人。他向卡秋莎求婚,为赎他曾经的罪过。

卡秋莎拒绝了。她在流放当中和革命者西蒙松走在了一起。最后,聂赫留朵夫放弃了对卡秋莎的追随,过起了自己的日子。最后的聂赫留朵夫复活了,他不再像被污染时的军官那样残暴,他为觉得是自己使卡秋莎的沦落而自责,他要救赎,所以他要和卡秋莎结婚,这是他的一次复活。尽管当初的他像野兽,可是当他自责于卡秋莎的时候,可以看出他的深处是善良的。世俗并没有完全蒙蔽他的双眼,但是只是年少气盛的他迷失了方向而已。当然,只要人性的善发挥出来,那么就是在堕落时候的复活。

名著书籍读后感 篇七

平静的翠湖边,栏杆上放满了饼干丁。一位老人正饱含深情地呼唤着他的“儿女”们—海鸥。海鸥们仿佛与他心有灵犀,在他身后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像是人们对动物与人和谐生活的美好想像。其实,这位老人真的存在过,虽然他现在已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在那些飞翔的海鸥心中,他心中也一定有片洁白的鸥群。

这位老人生前一到冬天,每天步行二十余里来到翠湖和海鸥相伴,坚持了十几年。他能叫出每一只海鸥的名字,海鸥们听到他的呼唤也会应声飞起。一天,老人没有来,取而代之的是老人的遗像。海鸥像天使一样从天而降,一只只落下来为老人守灵。在老人的墓前,海鸥们用自己的白翼撑起一片白云,将老人那和海鸥一般洁白的灵魂送上了天堂。

我读完这篇文章,仿佛看见了一个个“白翼天使”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是真心爱海鸥,把海鸥当作自己的亲人,才使海鸥也信任他并且在他去世后为他守灵。这颗爱海鸥的心是多么珍贵啊!在一位老人的遗像前,来守灵是一只只悲痛欲绝的海鸥!它们就是他的亲人,就是他的儿女!这场景难道不使人惊叹吗?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深厚感情难道不让人感动吗?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感情早就超越了翠湖的那排栏杆,超越了行为和语言的障碍,也超越了生与死。只要海鸥与老人的情谊在,“白翼天使”就会永远与老人在一起。

但现在,冬天去翠湖看飞翔的鸥群已不像从前那么壮观了。以前,海鸥大片地飞到昆明过冬,给昆明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可现在,落在水面的海鸥已没有几只,鸥群飞翔时连成的白色带子也只能在照片上看到。昆明的环境变得恶劣,海鸥看不到那个干净、美好的昆明只好选择离去。是的,我们爱海鸥,有多少文章赞美它羽毛的光滑,有多少诗句歌诵它长途跋涉的艰辛。可是我们一边回忆美丽的白翼天使,一边破坏它们过冬的生存环境。这怎么能是爱海鸥呢?又有多少人能像海鸥老人一样全心全意地为海鸥着想呢?海鸥在时,我们称赞它们的美丽,海鸥走了,我们却不找原因只会回忆、叹息。我们不应该反省一下吗?

海鸥,是有着丰满羽毛的白翼天使的化身。我们在赞美它的同时,也要给海鸥营建一个过冬的幸福家园,像海鸥老人一样与海鸥结下浓厚的感情,让白翼天使永远飞翔在冬日昆明的上空!

名书读后感 篇八

说实话,我觉得没有办法去描述看这本书的感觉。你会有满腔情感想要表达但又吐不出一个字,就好像很饿的时候喝了一大杯水,很撑,但还是饿。很多书都会给我们一种哑巴想要呐喊表态的冲动,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心》里的遗书是先生描述自己的经历。

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先生之前是很有钱的,有钱到后面自己出来独自生活,结了婚不工作也完全可以够夫妻二人生活。但是被自己信任的叔父欺骗后,对于任何人都怀着不信任。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k是一个很执拗,很坦率的人,他有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让他不能喜欢小姐,类似必须洁身自好的这种规定。举个例子,k爱上了小姐,就像一个僧人喜欢上了肉,自己的道德约束他不能这样,但是爱情的发展使他猝不及防。备受煎熬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片段是先生批判k的那句话正是k经常说的一句话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就是蠢才。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大家都不是爱丽丝,但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探险。《心》中的先生,最后还是在悔恨与挣扎中自杀了。从一开始看这本书就知道了,但当先生真的自杀并留下遗书时,还是感到很遗憾。用『我是猫』里的话来说就是此刻烦躁的心情就像用十除以三得出的结果一样,无穷无尽。精神洁癖的人,总是很难在自我和本我之间妥协。

明明没有凶手,但相互之间却成了杀死彼此的凶手,心与心的隔膜,始终无法被击穿,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孤岛上,没有两颗心能最终碰撞在一起,只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制裁,没有人了解人,只有相互的伤害,善意的无知的伤害。

如果说先生的死是因为负罪感,似乎太浅薄了。倒不如说,曾经厌弃别人的我也开始厌弃自己,就这样我变得无神呆滞了。

《心》是一本令人感动的书,它是体现日本人菊与刀性格的最佳读物。文字和感情都很细腻,体现了人性的敏感与脆弱。作品中的主人翁先生,是一个忍受着自身不断自责所煎熬的品行善良的中年人,最后却自杀而亡,留下了一封长长的信,作为给年轻人最后的礼物,也替自己的内心赎罪。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hougan/9d9q6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