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后感 >

莫言的《蛙》读后感多篇

莫言的《蛙》读后感多篇

莫言的《蛙》读后感多篇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一

自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后,其作品亦随之热销,人们趋之若鹜,争相阅读。正犹豫着是否也去买本来看,因为在此之前我也从未读过莫言的作品,只在很多年前看过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红高粱》,而那时候并不知道这部原著的作者是谁,恰好老公买了一本,便信手拿来阅读一下。这部书起名为《蛙》,单是题目就很让人费解,实在猜不出作者的真正用意,就这样带着疑问和好奇翻开了它,读完它用了我差不多三周的时间。

小说以新中国近60 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在妇产科工作50 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再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蝌蚪的姑姑是一位乡村妇科医生,经历了解放前被日本兵绑架扣作人质,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属女承父业并终生奋斗在基层医疗一线;十六岁就敢接生,十七岁就敢在农村那些不讲医术的老接生婆面前自称“老娘”大声斥责她们玩弄生命;以精湛医术在村民间赢得了“心姑”的尊称,也以铁腕手段坚决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落得了“老妖婆”的骂名;为挽救失血患者的生命身为主治医生的她多次挽起袖子为患者输血,却也因为强制流产致使多条生命在其手中被无情地扼杀,临到老了只能在家里摆放一个个根据其想像塑造的泥人娃娃,夜夜惊醒在梦魇中。

作者在小说里揭露了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初期农村的强烈抵制情绪,以及基层计生部门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政策,不得己为之的一系列侵犯人权的措施与手段,尽管违背了人性,却无法否认这些基层计生干部们,在控制国家人口增长方面付出的努力与辛劳。此外,作者在《蛙》中试图揭露的问题读来似乎还有食品安全如担心毒奶粉所以准备自己养奶牛供奶,代孕事件如小狮子借被毁容的陈眉之腹生子,人心冷漠如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即便发生身体碰撞却也只是冷冷地扫了一眼后快步离去……就似一声声蛙鸣穿透了寂静的月夜,让生活中衣食无忧的人们于构筑幸福的梦乡中萌生无限沉思与怀想。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二

初读《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

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而记叙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义,通过“姑姑”内心的挣扎,反映时代的变革堕落,人内心的矛盾变化,无疑在选题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书本的题目叫《蛙》,但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作品中,“姑姑”性格非常鲜明,一个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姑姑”强行让张拳的老婆、让蝌蚪的妻子王仁美,让陈鼻的妻子王胆强行去做人流的一幕幕,至今时刻在我的脑海浮现,但“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她爱孩子,喜欢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她做这项残酷的工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寻常人去做多得多。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所以,我也时常陷入沉思,“姑姑”到底有没有错,她在晚年时的内疚、失眠,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那些思想愚昧,重男轻女的农村人,是“计划生育”方针的制定者,还是执着的、不讲情面的姑姑本身?还是三者都有一定的成分掺杂其中。而可怜的“姑姑”,却显然是错生了一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国家政策和家族利益冲突对立的代罪羊和牺牲品。没错,她的选择是“反政策”的,但谁又能说政策本身不是呢,谁又能说明知这个政策还怀着侥幸心理偷生的男人女人不是呢?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重男轻女的观念仍像毒瘤一样扎根在人们心中。希望未来人们能够逐渐改变这种愚昧的想法。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三

你们看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矛盾文学奖的《蛙》吗?你看过有 22 万字的长篇小说《蛙》吗?我看过,这是莫言经历十几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的一篇能触及国人灵魂最深处的长篇力作!

主要以“我”和“姑姑”为中心人物,用仅仅 22 万字就讲述了新中国 60 年的历史,从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再到__,从生育高峰到计划生育再到花钱请人代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令我感动,让我能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

这本书的书名叫“蛙”你一定会想到是一篇写蛙的文章,并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吧,那么莫言为什么要起一个这样的题目呢?原来,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为什么“蛙”与“娃”同音?为什么婴儿刚出母腹时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的泥娃娃塑像中,有许多怀抱着一只蛙?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我看到这儿,心里顿时茅塞顿开,知道了为什么莫言要这么写了,此文章的体裁也很特别,别的小说是直接叙事,而莫言却别出心裁,在小说中包含了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展现了新中国 60 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虽然我对这本书似懂非懂,但我知道,莫言用这本书,告诉我们计划生育波澜起伏!

当我合上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让我明白了当时的人在生育年代的艰辛,知道了大作家莫言的特别写法,所以我也要学习莫言的写作方法,令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四

带着钦佩之情,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拜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蛙》。这部作品,作者用了十年之久,三易其稿,是以写信的口吻诉说了所在的乡村,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小说的名字叫《蛙》,听说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娃娃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很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的孩子,立刻变得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因此,晚年的姑姑在老伴的支持下,做了无数个泥人,她说这都是她“毁”了的孩子,现在都有了别的去处。这是姑姑一辈子留下的忏悔,也许没有人同情她,但是真的,她心里的无奈恐怕也只有看到过这些泥人的人才会懂。

每个人都是自然人,都有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天性,不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姑姑”也不愿去做这样一件与本性相悖的事。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五

从新闻中得知莫言的《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一方面是出于好奇,想知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是什么样子;一方面纯粹是为了时尚,在那个电视、广播、网络大肆宣扬莫言的日子里自己不显得那么落伍。这本书是我读了一周。

看到《蛙》这个书名(题目),我以为是关于青蛙的什么事情,但看完故事,方知这一猜想大错特错。即然是讲计划生育的,为什么不用“蚁”作题目呢?人生如蚁啊,人多得像蚂蚁,也确实需要控制生育啊。但看完这个小说,我不得不佩服用“蛙”作题目的妙处,它不仅精准而且大有深意。因为蛙是由蝌蚪蜕变而来,而蝌蚪又与显微镜下的人的精子十分相像,据说也与人体胚胎初期发育形状相像,而且蛙的生殖能力十分强大,是支持计划生育的强大论点。同时,我认为名字越短越能激发人的探知欲。《蛙》的一声,莫老师的这个目的也实现了。

作品中,“姑姑”性格非常鲜明,一个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我也陷入沉思,“姑姑”到底有没有错,她在晚年时的内疚、失眠,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那些思想愚昧,重男轻女的农村人,是“计划生育”方针的制定者,还是执着的、不讲情面的姑姑本身?还是三者都有一定的成分掺杂其中。而可怜的“姑姑”,却显然是错生了一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国家政策和家族利益冲突对立的代罪羊和牺牲品。没错,她的选择是“反政策”的,但谁又能说政策本身不是呢,谁又能说明知这个政策还怀着侥幸心理偷生的男人女人不是呢?

通览全篇,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又互相影响、相互交叉,人与人互相纠缠,故事情节相互纠缠,形成一幅人头攒动攒动、人事纷纭的画卷。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六

最近在读一本莫言的新长篇《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

莫言的小说《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虽然是在写家乡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达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七

对于文学来讲,我彻底是个门外汉。读了《蛙》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文学(诺奖)的语言不必华丽炫目、不必高深莫测,完全可以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而这个老百姓的故事承载着的道理以及反射出的人性的特征应该是超越种族和国界的。也就是说越是好的文学作品越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反过来说也对。

另外,文学作品一定不能受政治的影响,否则就变样、变调、变味。《蛙》描写的“__”的片段与细节,我相信是真实的。计划生育这个话题,我则有设身处地的体会。我出生在70年代的农村,见证或耳闻了不少案例。免费避孕套吹成的气球,我和表弟也一起玩过。

一个作家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大无畏的敢说实话会说实话的气魄,有一双透过现象看透本质的慧眼,有淡泊明志甘于寂寞的心。写作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八

10个小时,看完了这本书,留在心底的震撼去迟迟不能消退。

《蛙》,一部简短而直面现实的小说。读罢该书,就像走过了国人的心灵长廊,不由自主的重新探寻了人类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历程。

该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实捍卫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我的“姑姑”。她不惜一切代价,费尽心机,目的就是不让任何一个超生的孩子出生。她宁可血流成河,也坚决不会让超生一个。在她强大的攻势下,上千的孩子在她手上流掉。而这些,只是故事的一半而已。也许,我们会禁不住的厌恶计划生育政策,对“姑姑”也会产生憎恨之感。但是,作者——莫言并没有就此停笔,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姑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我”的超生却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读完这部书,留下的不只是对心灵的震撼,还有是对现实的无奈。计划生育始终是国人内心的伤痛,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像“姑姑”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而现实往往比书中描写的还要残酷很多。

我们有活着的权力,但未必有有出生的权力,这就是人性要服从社会。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人的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借口都无法剥夺人生存的权力。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九

一开始读这本书就是一个好奇的心态,毕竟这是中国第一部得到诺贝尔奖的作品。看完这书之后,心中有种淡淡的苦,我不知道为什么,是姑姑的一生感染了我,还是那些被姑姑逼着打掉胎的人,还是文章最后陈鼻的那个本来貌美如花最后却惨遭毁容做代孕女的女儿。总之在山东高密那个地方发生的事都让人心中深深的触动,我一直以为只有我们这个年代才有计划生育,原来那个年代就有,还进行的那么激烈。

文中最让人同情的是姑姑,她的一生前面是多么的荣耀,用科学的方法接生小孩,让邻里都很尊重爱戴她,她的前半生真的很辉煌,而人生的转机发生在姑姑的那个男朋友,本以为那个男朋友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谁知道最后叛逃台湾,还连累了姑姑,姑姑的父亲是一个烈士,这样的结果让姑姑的心里有多大的一道埂啊,她用鲜血证明她的清白。但是即使这样姑姑的人生也有了瑕疵,

姑姑身边的那个从上海来的黄秋雅,本来的身份不是她能够选择的,但是她的人生真的很苦,从资本 家的小姐成为一个落难凤凰,姑姑之所以能够成为声名远扬的妇科大夫,和黄秋雅的医术精湛不无关系。她的经历让我想起了麦家的《暗算》里面的那个黄依依,生自东方,来自西方,她有神的智慧,有天使的一面,而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天使的一面似乎常常被误解为魔鬼的一面,她的人生最后以一个植物人的身份和安在天在一起。虽然文中对于黄秋雅的描写不多,但是我暗地觉得真的觉得她们真的很像,都是拥有一种自由的精神,但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后只能屈尊于现实,现实总是那么的残酷。她们被现实逼得人格出现了扭曲,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姑姑对于黄秋雅是尊重的,虽然平时打架,但是在评价黄秋雅时,姑姑毫不犹豫的说她是一个伟大的妇科大夫。对于专业认同,姑姑对于黄秋雅有种惺惺相惜,是承认别人技高一筹的宽广。

书中姑姑在恋人叛逃那件事的**之后,计划生育这件事就开始了。以前大家看见姑姑都是前簇后拥的,现在是躲都来不及。姑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固执的人,即使付出了那么多,她终生都在为那个而奋斗着。她也会觉得内疚,毕竟死掉的那些都是生命,但是理想的崇高让她在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有负罪感,但是一到老了,那种感觉就总是缠着她。姑姑的一生也是可悲的,她所做的事情没有理解,无怪乎大家说莫言的这个诺贝尔是讽刺中国,现在的潮流是尊重生命,堕胎这些事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是违法的,而中国堕胎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用内容是计划生育的书得到文学最高奖,不是一种讽刺吗?她们用这种方法来取笑中国的泯灭人性,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自己知道,计划生育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实行的话,中国的人口现在不知道有多少,我们已经有那么多人了,中国的资源分布情况总是资源多,基数大,一除就很少很少。

肖上唇是我在文中最讨厌的人物,他真的是一个很猥琐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实当年很多人都做过,但是说觉得他就是投机取巧,他是个趁机报复的人,对于当年叫他结扎这件事恨恨不忘。

黄秋雅在__时对姑姑进行陷害,更显出了她的可悲。姑姑可怜的被称为“破鞋’,这个称呼是姑姑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她反抗了,那些人折磨她,把他和县委书记杨林放在一起,逼她承认他们通奸,姑姑的一生就是这个时候最屈辱吧,但是她是烈士的女儿,是伟大的妇产科大夫,她的脊梁即使打击也不能歪,她的意志永远不屈服。

万小跑是文中给日本作家写信的人,是书中的讲述者,他以旁观者的角度讲述姑姑的事情,讲述那个发生在山东高密乡下的计划生育的事情。他其实也很可怜,他的妻子王仁美在第二次怀孕的时候还被姑姑逼着去流产,结果死在了手术台上,他离开家回来后女儿燕都不认识他了,真的很可悲啊。最后他和小狮子结婚,但是一直都没有孩子,结果最后还是在陈鼻的女儿的代孕下生下了一个孩子。小狮子跟着姑姑一起帮人打胎,但是她对孩子还是有着渴望,这说明他们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来了。

在快结尾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牛蛙养殖场开业的时候,姑姑看见青蛙的样子就吐了,青蛙是姑姑脑海中的梦魇,每天她听见外面的蛙叫就是当年那些他打掉的那些孩子在哭,这对于姑姑的精神是进一步的折磨,其实谁做那些事心里能够不怕呢,年轻的时候是心中的坚持,老了就怕了,这和一些人是一样的,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做坏事,老了就开始后怕,姑姑大概也是这个心态吧。

魔幻现实主义的目的是揭露社会弊端,抨击暴暗现实。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创造了一个政治经济落后于文明的步伐而其文学成就却走在了世界前列的奇迹,莫言的蛙和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雷同,它的背景虽然不是拉美,但是也同样是正处在发展中的中国,发生在60年代后的中国,经济落后,小狮子最后没怀孕但是却有乳汁,这是母性吧。或许这是莫言开创的属于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十

蛙和人类是同一个祖先,蛙和娃同音,为何造人的女神叫女娲,娲与蛙同音都说明蛙与人类不可分割的感情与联系。

刚刚看完莫言的著作《蛙》,此刻内心感触良多。人性中有太多的摇摆不定的因素,到底何谓善何谓恶?姑姑在这个故事中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善非善,恶非恶,是恶魔又是圣母。她的双手上沾的鲜血,既是对姑姑圣母的见证,又是姑姑无情的千万个鲜活的生命扼杀的证据。读到后来,姑姑的忏悔,姑姑所受的折磨,我开始慢慢同情她了。她有什么错,她所做的都是对工作负责的体现,都是对国家对党的忠诚。如果她不做,也会有其他的人做的。对于这样一个坚强的女人,对蛙却有无尽的害怕和恐惧,看出了姑姑对所做的时的后悔和忏悔。我和姑姑一样是个相信命运的人,不,姑姑是后来才信命的,所有高密乡东北村的人都信姑姑是嫁给皇帝做皇后的料,可是封建制度已经过去了。大家相信姑姑所嫁的人肯定非富即贵,姑姑的第一个男友王小倜虽然没有高官厚禄,但是飞行员的身份也让大家觉得幸运,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抛弃了姑姑,自己逃到了台湾。后来与姑姑在__时期有着说不清是干系的杨林工作地位和姑姑也是十分的相配,但是姑姑拒绝了。我一直以为姑姑一定会和秦河在一起的,秦河对姑姑的爱,有目共睹,姑姑没有结婚他就一直等,姑姑结婚了,我以为他和王肝一样病也好了,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过,是否正如《海上钢琴师》那样,一个人习惯了一样东西一样事,便不敢也不愿意再接触其他的了。秦河习惯了爱姑姑这样的一个女人便不再看其他的女人。姑姑和郝大手的结合是命中注定的,郝大手通过泥娃娃的制作满足了姑姑对自己所做的错事的忏悔。他们三个人一起是最合理的组合。

蝌蚪,一个作家,对他唯一一点好的印象就是他依旧还在怀念他的前妻王仁美。我可以感觉到他的无奈,他不爱小狮子,一点也不。只是他有女儿需要照顾,以及姑姑的再三撮合,作为对姑姑的尊敬,他不好拒绝。和小狮子的散步他感觉是在履行义务,权利大家都喜欢使用,可履行义务是所有人的无奈之举,陪妻子是作为丈夫的一项权利,而蝌蚪把它当成义务去做,我们可以了解他对小狮子的感情只是尽一个丈夫应尽的义务。我的确是喜欢王仁美,虽然她很二杆子,说话做事都不经大脑,甚至闹了很多笑话,让自己的丈夫婆婆感到羞愧,但她没有那么多的城府,心直口快,单纯可爱。

王肝,痴情种,不,应该说他在追小狮子的那十几年是个痴情种。我无法了解为何他会如此的爱一个人,就算众叛亲离也好,他愿意出卖他的全部来换取小狮子的一个微笑,就算是出卖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妹妹。我原以为小狮子 结婚了他会死去活来,结果他活过来了。爱一个人是一种病,不爱了病就好了,从此他再也没生病过,做一个只爱自己的人。

姑姑和小狮子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妇科工作者,都深爱孩子,一辈子都没有孩子,最重要的是都没有嫁给最爱自己的那个人,却都嫁给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也许,真的这个世界有一个主宰命运的上帝,我们都只是一群被命运排布的棋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hougan/ng274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