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后感 >

废墟中的哭泣读后感

废墟中的哭泣读后感

第一篇:情书,废墟中的蝴蝶

废墟中的哭泣读后感

她一直是个很低调的人,从不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当她爱上一个男孩的时候,她会全心全意的去爱,虽然他们之间有迷惑,但她依然守望在他身边,当她决定告诉他要永远和他在一起,却发现了他的秘密,最终他还是离开了她,留下孤独的她。

在高二下半学期里,我根本没有要好好学校的念头,老师对我的评价一直很低,他们谈起我的时候就摇头,也许我已无药可救。我彻底厌恶校园生活,所以经朋友介绍,我成了一家酒巴的服务员。

我的好朋友怕只有旋和子松了。旋是个很美丽的女孩,在这个城市中寻找着她的钻石王老五;而子松是个内向腼腆的男孩。对于子松我有些不敢面对,他对我太好,好的让我逃避,只因他不我的所爱。

我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从不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注意坐在临窗的那个男孩,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吸引着我。从同事的口中我得知他叫卓阳,好不巧的我们还是同校,只是他大我一级。

为了能赚些外快,我开始推销一些烟酒之类的东西。不知怎么,今天就他一个人,桌上的鸡尾酒剩了少许,茫然寺望着窗外,眸子里没有任何焦点,眉宇间还有一丝忧愁

第二篇:废墟中的孩子

废墟中的孩子

人教版四年级看图作文

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车南站发生了一件惨绝人寰的事件——日本侵虐者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

这一天的上海火车南站跟往常一样人流如织,大家都各自忙碌着,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突然,从空中传来:“轰轰、、、、、、”的敌机声,听到这声音大家如同猛兽来袭,都狂奔着,大叫着:“敌人来,快跑啊,快躲起来、、、”可是还没等人们找到安全之所,就传来几声巨响。顿时,吵闹声没有了,呼喊声没有了,整个火车站死一般寂静。只见,断裂的天桥在空中随风摇晃,扭曲的铁路不知伸向何方,残破的房屋在空中显得那么孤独,满地都是破碎的砖片瓦块,尸体遍地。过了不知多久,也不知从哪里传来几声稚嫩的哭喊声:“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寻声找去,一个衣不蔽体的小男孩坐在马路上嚎啕大哭,他的父母不知道是不是被刚才那无情的炮弹给炸死了,还是正在挣扎在垂死的边缘,这个可怜的孩子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爸爸妈妈不在他身边,他也不清楚爸爸妈妈去了那里,他是那么的无助。

看到照片中的孩子我不仅要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可恶的日本侵略者,马上停止你们那罪恶的双手!滚出我们的家园,还给我们一片宁静的国土,滚出去吧!滚出去吧、、、、、、。”

想到照片中的孩子,我感觉现在的我是那么的幸福,是那么的幸运。因为我拥有一张平稳的课桌,不用害怕他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我拥有一间洁白的教室,不用害怕他被炸弹的弹片击穿;我有用一座宁静的家园,不用害怕他被战争的硝烟弥漫、、、、、、。我也情不自禁的在内心呐喊:“要和平!不要战争!把蔚蓝色的大海还给海鸥,不要有水雷和战舰出现;把金黄色的沙漠还给甲虫和蜥蜴,不要有大炮和坦克出现;把蓝的发黑的夜空还给星星和月亮,不要有频频发射的导弹出现;把绿茵茵的草地还给欢乐的足球,不要有散落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第三篇:《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当尼采哭泣》这本书看的并不连贯,前半本用了几周的时间看的,后半本用了4天看完。

本书是将历史上两位大师,哲学家尼采和19世界末欧洲最负盛名的医生布雷尔虚构成病人和医生,开启了一段谈话治疗的旅程。

布雷尔一个声名显赫,拥有学术地位、成功的事业、金钱、美貌的妻子、幸福的家庭,显然已经是站在世界巅峰的人了,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外人看到的假象。布雷尔自己内心却充满了绝望、焦虑、恐惧。他深深的迷恋着他的一个年轻的、 美丽得并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女患者,贝莎,并陷入无法自拔的肉欲幻想中。布雷尔将自己大部分应该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给了他这个女病人,贝莎,贝莎也深深的依赖着他的医生,布雷尔。并在一次无意识恍惚间说自己怀了布雷尔的孩子,这些都让他的妻子,马蒂尔德非常的愤怒,并要求布雷尔将贝莎转诊。应为贝莎的事情还连累了布雷尔的一个红颜知己,伊娃。因为布雷尔什么都跟伊娃说,这也让马蒂尔德嫉妒和气愤,马蒂尔德也要求布雷尔辞掉伊娃。布雷尔因为害怕失去他的地位、家庭、声望而怯懦的顺从了马蒂尔德的要求。但同时他也开始怨恨马蒂尔德,怨恨马蒂尔德禁锢了自己,怨恨她让贝莎的病情又复发了(贝莎呗转诊后,她之前的所有的症状又回来了),并且贝莎的新医生爱上了她,还像她求婚,这让布雷尔嫉妒,更把全部的怨气都推到马蒂尔德身上。她更怨恨马蒂尔德让自己失去了和伊娃的友谊,因为辞退了伊娃后,他再也没有看到伊娃。这所有的怨恨,让布雷尔越来越疏远自己的妻子,他不再碰马蒂尔德,甚至都不愿多看她,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诊疗室里。

当我看到马蒂尔德要求布雷尔将贝莎转诊,并辞退伊娃时。我很气愤,我的感受也许和布雷尔一样,觉得被禁锢,被支配,被安排,无可奈何,因为对妻子的责任让自己应该屈服她的话,按她的意愿去做。但是心里有不痛快和绝望,为自己的怯懦绝望和难过。但是当我变换角度,站在马蒂尔德的位置上考虑时,我又能怎么办呢?马蒂尔德也别无他法,自己的丈夫迷恋着他的病人,还用治疗当借口将大量的时间都给了别的女人,还有一个红颜知己。什么都不再对我说而是对另一个女人说。虽然他没有做出实际的背叛自己的行为,我不能任由他下去,为了我的家庭,为了孩子我要杜绝这种危险,我能做得就是要求他离开这些危险的诱惑。看,这就是女人得角度和男人的角度。但是我认为他们有共同点,就是爱。就在刚才写下上面的总结时,我突然觉得,布雷尔顺从马蒂尔德的要求也许不只是怯懦或责任,也许还有连他自己兜不知道的原因,因为他爱他的妻子,他的潜意识更在乎他的妻子,不想伤害马蒂尔德。

路·莎乐美,一个不受传统束缚,离经叛道的美丽、知性的21岁女孩,找到了布雷尔。要求他治疗她的朋友,一个绝望、固执、有自我毁灭倾向的哲学家,尼采。她霸道的,甚至不容拒绝的要求布雷尔治疗她的这位朋友,布雷尔也无法抗拒她的美丽接受了。

尼采,一个天才,一个不存在在当下的天才。他固执、偏激、无礼、暴躁、无视权威、不接受怜悯、害怕背叛、拒绝亲近、对女人有根深蒂固的厌恶。布雷尔为了治疗他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疾病(偏头痛和绝望),有尽一切办法,引诱、布局让尼采接受治疗。但都因尼采敏锐得洞察力而失败,最后布雷尔想出一个交易,让尼采治疗自己的绝望,自己变成病人,而尼采是医生。尼采被这项前所未有的想法给吸引了。开始了一段神奇的谈话治疗。

《当尼采哭泣》全书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尼采住进劳森医疗中心后,开始与布雷尔的谈话治疗。现在的我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这段描述能给我带来什么,因为那是真正的一段哲学、心理治疗。里面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还无法把握。但是确实最吸引人的地方。

这本书的结局很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布雷尔真的会放弃一切重新来过,选择自己一直希望的生活,让自己在活一次,但是当我这么因为的时候,我也很不安,这样放弃一切,家庭、事业、朋友、患者和所有的责任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难道是对的吗?没有想到的事,布雷尔竟以一次催眠来让自己实现了所有,并治愈了自己。当我知道他放弃所有远走他乡只是一次催眠时,我简直惊讶不已。很佩服欧文亚龙的构思,一个心理治疗大师还是一个出色得作家。

有时间还是要细细品味一下劳森医疗中心的那段谈话。

第四篇:《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读《当尼采哭泣》有感

关于《当尼采哭泣》这本小说,从情节来看,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小说。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和医学大师布雷尔开启了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故事开始于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在善于挑拨男性的路·莎乐美的引诱下,试图治疗根本不愿意接受帮助的哲学大师尼采的“绝望”,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劝诱尼采接受治疗,却面临着自己的“绝望”,于是经历了一场不知谁是病人、谁是医生的心理治疗,在治疗可能随时胎死腹中的情形下,经过几许峰回路转,面对高处不胜寒的疑虑,最后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人生的困境。

我在初次触碰到这本书时,就为它的名字所困惑,照理说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应该会有着坚强无比的心。他为什么会哭泣?他为谁哭泣?这都是我所想知道的。但真正体会到了以后,就觉得他的眼泪可能是慰藉的表达。他一直都处在深深的孤独之中,在那样的时代里,尼采是一个疯子,就像《查拉斯图特拉》里的先知一样,他讲诉的疯言疯语在那个年代是无法体会,甚至是无法接受的。直到他遇到了路·莎乐美,一个美丽聪明而又有着魔力的自由女人,他认为她将会成为自己孪生的心智,他的门徒,他的学生,他的弟子。但情欲的出现阻断了他们的关系,他像她奉献自己的时候,遭到了她的拒绝,于是他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由此他变得更加的孤独,甚至陷入绝望的深渊。

而名医布雷尔也同样的遭受着这种痛苦,他对自己的病人贝莎产生的肉欲,他在道德与情感中不断的挣扎着。虽然接受妻子的建议将她转给另一个医生,但还是每天的陷入对她的无限想念之中。他享受着贝莎将失去父亲的痛苦移情到他的身上,对他作出的种种亲密动作,并且对她恍惚状态下的“你永远是我唯一的男人”的论调感到满足。以至于他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幻想上面,弄得自己心神不宁。

这两个优秀的男人似乎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感情。也许每个人的爱情模式都不相同,但是从宏观上看,所有的爱情都是惊人的相似;尤其是那些伤感的爱情故事,当男人爱上女人的同时女人也爱上男人,这就是爱情;而如果这两者不同步,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这里面的两个人注定就是伤感的,爱的人都背向了他们。因此他们都很伤心、绝望、挣扎。

但这些不快却都只是表面的现象,这是他们的绝望中最浅的问题,是浮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在书中布雷尔在尼采的引导下不断的探寻着深处的意义,“妄想贝莎对你所意味的是什么”“贝莎所意味的,热情与魔力”“贝莎意味着逃离——危险的逃离”“贝莎的意义:逃离致命的生活,自由的希望,让我从时间的泥沼中逃脱的希望。”看到这些话,我们都会想他真的是爱贝莎吗?是否他爱的只是抽离出真实贝莎的一个意象而已?也许他爱的是自由,爱的是自己不从经历的一种生活,爱的是在自己的选择,爱的是那种潜意思中在母亲身上得到的温暖和安全感(贝莎和他的母亲的名字一样,但他的母亲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亦或是在自己40岁的时候对衰老,死亡的恐惧中抓住的安抚恐惧的救命稻草。这一切在我看来都存在,但这也是年轻的我们所不能体会的一种感觉,我们有的是活力,有的是希望。我们不曾想到死亡,即使想到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困惑,因为知道他离我们很遥远。但布雷尔的阶段会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必经之路,功成名就之后近乎机械的灰暗生活,没有了目标,缺乏了创造新目标的能力,眼睁睁看着自己慢慢老去。这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死,在外界看来他几乎有着和布雷尔一样的光环,甚至过之而不及,但他最终却选择了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前真的很不能理解,现在看看有点觉悟了。但还是感到很惋惜,天才的陨落真的很让人伤心。

在帮布雷尔治疗的过程中,尼采也是有着相同的感受的,书中虽然没有从他来正面加以描写,但可以体会得到,他在帮布雷尔找出口的时候,也一直在帮自己找。他在治疗中始终占据着控制权。他没有告诉布雷尔他所面临的问题,但他不知道的是布雷尔在路·莎乐美那里已经知道了他所有的事情,他运用他强大的智慧来帮助布雷尔,希望自己在他那里保有权威以给受治疗者以信心。甚至在布雷尔得到治愈后的为自己对他的隐瞒感到羞耻,为自己躲在他身后的懦弱感到失望。在这里我看到了一颗善良的心,他很难进入别人的世界,但当他进入别人的世界后,他会毫无保留的倾注自己的心血,竭尽自己的智慧。我想这也是在遭到背叛后他会像孩子一样的咒骂,把自己的心封闭的更紧,甚至是对所有的女人都失去信心的原因。特别是在头痛发作时的处于意识游离状态的那一声“帮助我”,在意识清醒时的冷漠。我一直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孤独的灵魂,他向往着自由,不被任何东西束缚,对人类有着大爱。却又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所以才会有“预言者发现他来得太早了,所以他回到孤独之中”的感叹。他也会害怕自己死的时候不为人所知,

也会害怕寂寞,也会想要有个温暖的家可以取暖,但理想的力量似乎更为强大,他被指派的道路和孤独是不曾分开的,所以孤独似乎成为他的宿命。

最后,一切都归于平和。布雷尔在催眠中经历了一切自己想要的生活,当他真正的完全处于自由中的时候,他希望的是有一个人能拿着绳子牵绊住他。也许有时候我们的心对自由的向往是双面的吧!我们希望自己能自由,却又在另一方面惧怕自由。过度的自由也许就是不自由。最终他顿悟了接受了自己现在的选择,并且去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一度为失去他们而痛苦。而尼采也从与布雷尔的交谈中解脱了自己。特别是尼采最后留下的眼泪,感觉到有力、感动的眼泪,感觉到自己有朋友时的热泪盈眶。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朋友,一个真正意义的朋友。所有人都会为之欣慰。

“孤独只存在与孤独之中,一旦被分担,他就蒸发了。”“我一直梦想着一种友情,其中的两个人结合起来,去达到了某种更高层次的理想。而此地,此时,它来临了!你跟我完全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结合!我们参与了彼此的自我超越。我是你的朋友,你是我的,我们是朋友”我想最后踏上旅程的尼采已经不在孤独了,至少不是那种心灵无助的孤独,他拥有朋友的慰藉。他现有的孤独已经与以前有了一个美妙的差别,即是选择自己的命运,热爱自己的命运,不在愤恨,不在焦虑,用心享受孤独。

在我的意识里,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会有一种近乎疯子似的表现,他们有的执著到一种执拗的境界,有的思维丰富的让人难以想象,有的则是行为举止有别于常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对自己选择东西的坚持,坚定如尼采。我们应该像这些伟大的哲学家致敬,在孤独中浴火重生,在孤独中孕育伟大的思想。

下面是几点感悟和经典语录:

1. 有些话,对朋友说不出来,对父母说不出来。因为你在乎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但是当一个与你同命相连的人说出来后,你会觉得对他说这些话是非常容易的,在这之中我们是否也在寻求关系的平等呢?因为平等所以觉得没有负担。

2. 尼采:“你是在过你的生活,还是活在你的生活里,站在生活外,为你从来没有过过的生活悲伤”

3. “人生,我们究竟是在经历人生还是被人生经历,我们是否选择了我们的人生或是被人生选择而盲目地听从。”

4. “我们都会死,只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当你的生命完满你就不会惧怕死亡,你的生命完满麼”

第五篇:拥抱哭泣的儿童读后感

拥抱哭泣的儿童读后感

很久以前就对孩子的领域有关注,前几个月又遇到一个有依附障碍的孩子,使我又一次来学习怎样能更好的陪伴小孩子。有幸就借到了《拥抱哭泣的儿童》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另一本《当爱还未够》,都是有关收养儿童和儿童情感缺失的很好的教科书。能够扩展对儿童情感、心理的认识和理解。

《拥抱》这本书又一次提醒我看见孩子的需要是多么的简单又脆弱。每一个小小的满足和互动就能避免让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能让孩子的大脑网络得以建立。书中特别强调孩子的原初照顾者的重要性,一旦孩子与原初照顾者失去连接,对小孩来说就是很大的伤害,不但破坏了依恋关系,还会造成很多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但是看看现在的现实社会,有多少留守儿童正在这样的危机里生活呀。人们似乎觉得只要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就不会有问题了。年轻父母将小小的孩子丢给年迈的祖父母甚至保姆就出去拼天下。但是对孩子来说也许就是抛弃,会没有安全感、没有信任感,会觉得羞耻,最终会导致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情绪。 很多成年人的坏脾气造成很多家庭问题,在工作上也难和同事相处,很大程度上是与年幼时的所处的环境有关。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能关注到这个领域。减少更多的破碎心灵,建造安全环境。

这本书里讲到一个恨重要的原理是——用进废退原理。即便在孩子小时候遇见这样、那样不理想的生活环境而错过很多体验,但是父母还是有希望的。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健康的环境和爱,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不给他/她重温能够建立不良自我防御机制的环境。再利用分别在5岁和12岁时大脑两个重要的修剪过程,就可以干预到孩子的不良行为了。

书中也告诉我们要怎样来对待在情绪中的孩子。通常我们遇见总是不听话、哭闹、惹事的孩子,觉得很烦又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只好向他们吼叫一顿或揍他们一顿,再或者把他们关起来,问题马上就能得到解决。但这样做事错的,因为这样做关注的是我们自己的需要,但孩子的需要没有被注意。父母需要多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行为。我需要给孩子多一些关注吗?或者这个环境让孩子不安吗?孩子是在表达怎样的情绪呢?这种时候把孩子带在身边的无距离管教法是最好的选择。

我也学习到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会使用自己权柄。不是给孩子越多自由越好,而是适当管教,这会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强大的,反而会给孩子更多安全感。这也许就是祖父母带孩子的弊病,爱心过剩严厉不足。

最后是书中特别强调父母要向孩子表达的三个信息:

你是个好孩子;我永远爱你;对于父母来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三个信息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吧!——无论你做了什么,我(父母)还认为你仍是好孩子,只是在这事上做的不合适;我(父母)永远爱你,不是因为你做的好、你乖,而是我无条件爱你;没有父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孩子就可以做自己了。

想起一个朋友是在妈妈的泪水里长大,从小成为一个小大人,要帮助妈妈分担忧愁。在成年以后却长期处在抑郁里,我想就是因为父母剥夺了她当孩子的权利。

也想起另一个朋友在小孩很幼小的时候将孩子留给老人自己忙着上班。等到孩子7岁该上学了才觉得需要自己留在孩子身边照顾她。真是应该学习下这本书,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

当父母不容易,真的要装备好自己再做父母

标签: 读后感 废墟 哭泣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hougan/r2wj0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