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方案 >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精品多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精品多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精品多篇)

卖木雕的少年 篇一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状态分析:

学生对有关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了解很少。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关于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木雕,中国在70年代援赞的图片及《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

教学重构2

一,课件导入,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卖木雕的少年》,这个故事发生在非洲,维多利亚瀑布游览区。

维多利亚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在非洲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的接壤处,瀑布落下时声如雷鸣,所以,当地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意即“霹雳之雾”.(课件投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照片)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里景色壮观,游人如织。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这里的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1,学生欣赏课件。

2,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思考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中可随时向老师求助)

利用课件从维多利亚大瀑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引入教学,一则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则补充了课文涉及的部分背景资料,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信息,开发了学习资源。并

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如:学习“游人如织”一词时,找出课文中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看看插图体会它的意思——“织”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形容游人很多。

学习“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等词时,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指导读通读顺。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幅幅非洲木雕作品的照片:这就是木雕,木质的工艺品,来自非洲。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艺术形式,因多数民族都没有文字,所以许多古老的神话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造型怪异,表情刻画生动,各国人民都乐于收藏。这些木雕作品怎么样 (引导学生巩固,积累词语,如: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精彩绝伦……)

2,用上刚刚学过的词,结合课文内容,试完成下面的练习: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1,认读生字新词,交流部分词语的意思。

2,按要求完成练习。

在生字,新词的教学中,采取温故知新,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在比较中识字。对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联系课文内容随文而教,在学生学习词语的同时,又指导了读书。

本设计力图做到学用结合,通过词语填空,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词语。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同时也注意补充资料,传递文化信息,如关于“非洲木雕”的知识。

三,熟读课文,粗知大意。

1,请同学们再轻声读文,要求读通,读熟。想一想,课文围绕“木雕”写了怎样一件事

2,讨论:你能在“木雕”前加上一个词,疏理一下故事的顺序吗

(听朋友介绍)木雕

( )木雕

( )木雕

( )木雕

3,指名读一读相对应的段落。

4,按照上面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教师边勾画板书边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木雕”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

1,轻声读文,读通,读熟。思考课文围绕“木雕”写了怎样一件事

2,讨论,疏理故事的顺序。

3,指名读相对应的段落。

4,按顺序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与教师一起小结。

一篇课文作者在创作时都是统一布局,一气呵成的。学生读课文,也要从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方能得其意趣。在学生通读全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之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读通”,并用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疏理课文结构,这就好比占领了一个“制高点”,以此俯视全文,以求使学生能富有情趣地,实实在在地整体感知课文,为下一步的精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疏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浅层次的提问通过指导学生读书解决;属于理解层面的问题,留到下节课研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黑人少年为什么要“送”木雕

(2)少年眼中为什么会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3)少年为什么晚上才送来小木雕

(4)那么多游客,少年为什么单单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

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疏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部分问题。

黑人少年对中国人的友好是有着历史渊源的,不了解那些历史背景,就很难理解这位少年的表现。因此,在初读基础上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意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内容理解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教师又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机多变地诵读了课文,对课文本身诵读的熟练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做到读准,读通,读熟。初读的到位,为深读探究奠定了基础。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会写字。

2,指导学生在生字抄写本上书写。

3,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1,学生认读会写字,交流识记方法及易写错的地方。

2,书写生字。

3,欣赏同学的作业,评议。

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教学反思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

教学重构2

一,复习导入,感知全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

的少年》一课。

请你读一读屏幕上的词。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词。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复习词。整体感知全文。

二,品味卖木雕少年的言行,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师: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些不懂的问题。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深读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画一画描写黑人少年言行的语句,然后口头完成下面的练习。

(1)当_________ 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 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 _________ 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 ”

(4)当_________时,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指名学生完成上面的语言训练,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认真读书,说准,说好。

2,在“我”离开少年时,少年又会想些什么呢

1,默读3-9自然段,画出描写黑人少年言行的语句,然后口头完成练习。

2,想象说话。

这里设计4条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读懂的基础上,将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练习表达。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潜心读书,训练组织语言的能力,二是让学生积累好的语言,促其语言的内化。在学生表述的过程中,教师又相机点拨,从少年的言行中揣摸他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三,品读“送木雕”部分,想象卖木雕少年是怎么做的。

1,“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出售木雕的摊点。到了晚上,在宾馆外的小树林里却与那位少年又相遇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动

2,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

3,补充资料,解疑:

同学们,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教师出示课件,打出相关图片或网页:①周总理访问非洲。②中国医生给非洲儿童治病。③坦赞铁路。)

周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全长1860公里,全部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为了修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100万吨,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条件恶劣,有60几个中国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4,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有关资料,能交流一下吗

5,此时,如果你就是那个卖木雕的少年,心情会怎样 谁能够解答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那些问题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13自然段。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学生分别说出,读出令自己感动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提出问题。少年为什么会说中国话 为什么要“送”木雕,而不是“卖” ……

3,阅读补充资料。

交流自

己收集的资料。

讨论,

解答问题。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中相关资料的补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学生直接参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交流,也大大拓展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空间,体现了对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件中既有图片资料,又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感性,直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课外知识。本设计力图通过这些资料的运用,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升情感。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和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

1,课件出示一幅画面:夜晚宾馆外的小树林边,作者手捧木雕的剪影,《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轻轻响起。

师:就在这样一个晚风吹拂的夜晚,一个黑人少年送给我一个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着它,心中感慨万千……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轻声朗读10-15自然段。

2,师: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愿这美好的情景永驻我们心间。

进入情境,随着音乐轻声朗读第10-15自然段。

“感情朗读”其实是感悟语言的一种方法。它是读者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有自由的朗读空间,在读中积淀语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设计了教师适度的情感导读和悠扬,舒缓的音乐,这一切都能唤起孩子们无穷的遐想。有了内心的感动,才能会有动情的朗读。“其言皆若出吾口,其意皆若出吾心”,在不知不觉的投入中,学生的朗读才会自然流淌,给听者以想像的空间,感染自己,也打动别人。

五,感悟语言,积累词句。

课文中有许多生动的词句,你愿意用非常工整的书写把这些词句抄写下来吗

老师巡视。

学生抄写好词好句。

积累好词佳句,训练书写能力。

板书:

(介绍)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 (挑选)木雕 友好情谊

(放弃)木雕 美丽心灵

(赠送)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 篇二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懂课文生字新词,积累四字词语。

2、体会卖木雕少年和“我”的遗憾的不同含义。

3、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知道“one world ,one dream.”吗?这是零八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奥运的五环就代表了世界上的五个大洲,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五环分别代表什么?(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黑色代表非洲。)其实地球是个大家庭,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你是什么肤色,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让世界充满爱。今天,费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的这篇课文就发生在非洲的南部,讲的是一位“卖木雕的黑人少年”(板书课题)。能给“卖”字找个意思相反的字吗?(买)板书。“卖”字就比“买”多了一顶帽子。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师:想了解他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12页,自己把这篇课文读一读,注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师:课文读通了吗?我请一小组开火车读读全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也得看着课文认真听。

三、结合课文,了解南非。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南非给游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词:莫西奥图尼亚   能用课文中的词语完成这个填空吗?(    )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名不虚传  十分壮观 师:正因为大瀑布的景色雄伟壮观,才会“游人如织”(那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啊?)

2、木雕:师介绍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间艺人之手,那娴熟的刀法,生动的表情刻画,神秘而怪异的造型,使之成为世界各地乐于收藏的艺术品。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 课文中用了哪些词来说木雕的?(琳琅满目:指名读词,读着读着,你觉得这个词说明了木雕的(多),都已经充满了你的眼睛。这个词多用在书籍或工艺品上。 各式各样)

3、有句话说得好“学以致用”,既然学了就要会用。能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写一段话吗?快动笔写写吧!

过渡:只有领略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壮美,带回了精美的木雕,才不虚此行,不留遗憾。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惋惜)这一词出现在哪个自然段?(第九自然段)指名读。这里出现了两次,分别指谁遗憾?

四、研读课文,体会“我”和少年的遗憾。

1、“我”为什么而遗憾?

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这工艺品指的是什么?(象墩)这象墩精美在哪儿?找到相应的句子。理解“栩栩如生”,能给他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望着如此精美得象墩,难怪我会如此喜欢,从哪儿能看出来?( 爱不释手:出示“释”的意思:①说明;解说②消除③放开;放下④出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她喜爱得放不开手,那是种怎样的喜爱?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为何不能买下它?默读第六、七自然段,先让学生说,你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吗?能把这句话换种意思相同的说法吗?可她却对这个象墩如此爱不释手,两种想法让她左右为难,难以取舍,他犹豫了,甚至连说话都“语无伦次”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过渡:最后我还是决定不买这个象墩,板书(不成)但心中仍留有遗憾,那少年呢?

2、少年为什么而遗憾?

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板书(卖不成)

找到少年说的话。

a买一个吧!

b夫人,您买一个吧!注意提示语: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

(1)比较两句进行朗读: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

(2)可以看出少年当时的态度怎样?(非常有诚意)

过渡:当“我”放弃买少年的木雕后,少年虽有遗憾,但却问了句“您是中国人吧?”

这是少年的(猜测),我们再读这句时语气应该轻一些。训练朗读。

少年为何这样问?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五、小结:少年真的只是因为没做成买卖而遗憾吗?会不会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我

卖不成     遗憾     买不成

卖木雕的少年 篇三

27 卖木雕的少年

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 白瑞

学习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部分词语,订正巩固。

3.回忆: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习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课文体现了少年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组交流。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累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

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才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许多心里话,愿意写一写吗?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篇四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我”的带领下,走进了神秘的非洲大地,还认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课文里藏着许多四字词语。(指名读:瞧,他读得多有节奏!)仔细看,这些词语中藏着许多秘密呢。(一组是描写商品,一组是描写人)

二、课文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一段写了“我”和少年间的遗憾。(第9段:指名读,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齐读,让我们回到文字中,感受下少年的遗憾。

2、读着读着,我们除了感到遗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1)生:“我”为什么遗憾?

齐读回答:“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遗憾。

(2)生:少年为什么遗憾?(板书:一丝遗憾)

带着这个问题,读第5——9段。

3、指名回答,生:我不能买。

早上我们了解到非洲人生活十分艰苦,这个小小的少年是靠卖木雕养家糊口。少年是多么希望我能买下这个木雕,他也能赚点钱。快速读这几段话,哪些句子能看出少年十分渴望“我”买,划一划。

4、交流:

(1)买一个吧!

你感受到了少年的心情!(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对着这位夫人说出我们的心情。(齐读)

(2)那少年走到——————诚恳地————:“夫人,您买一个吧!”

指名多人读:你想怎样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突出“诚恳”“您”)

少年当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可以看出?(诚恳,您,夫人)

5、夫人不能买下木雕,少年的脸上有一丝遗憾。仅仅是因为这样吗?少年还会想到什么?

生:少年还会想到友谊。

少年已经看到“我”是中国人,从哪可以看出?

交流:“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到。

女生来猜测一下。(女生齐读)

当他猜到“我”是中国人时,他显得那样?(礼貌,尊敬,激动……)(提示:您)

多人读:激动地来读一读,礼貌地来读一读。

6、他为这个友爱的中国人不能带走这个木雕而感到?(一丝遗憾)

我也为这个不能带走这个精美的工艺品感到遗憾。

(出示“精美的工艺品”描写的句子:说是坐凳,……)(第4段)

指名读。这个坐登哪里吸引你?

我们看不到,却能想象出它雕得?(栩栩如生)

7、为此,我感到遗憾。少年在遗憾,我也在遗憾。让我们回到这里,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可是最后,我们不再遗憾了。(板:不再遗憾)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的10——15段,找找原因。

(1)交流:我拿到了这个木雕,为此我们不再遗憾了。这个卖木雕的少年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再回到课文10—15段中,用笔划出,少年哪里打动了你?

生:专门在这里等候。

我们才见过一次面,他却专门在这里等我,为的是什么?(友情)少年心中已经把中国人当作朋友了!

(2)生:“不,不要钱!……”(指名读)

少年不要钱,难道他不需要钱吗?(生:他需要,很需要!他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他不要钱。)是啊,在少年的。心里,生齐: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三、课外延伸

1、木雕已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拳头这么小。

试想下,“我”离开少年后,少年在做什么?

(生:坐在那里专心地雕刻;打听我住的地方;收起摊子,回去雕刻。)

当少年看着这个中国人不能买下这个木雕的时候,他做了什么?就是你们刚刚说的,拿起老师发给你们的纸,把它写下来。

出示:呀!这位中国夫人不能买下象墩。看着她渐渐地远去,非洲少年……

展示交流‘

2、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少年,他有一颗怎样的心?(多人说。板:美好心灵)

3、虽然非洲与我们中国远隔几千里,却有着深厚的友情。(图片)

周总理访问非洲;中国派出医疗队;坦赞铁路(数据)

看着这一组鲜红的数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友情是可以跨越国界的……)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友情的种子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音乐:友谊天长地久)

此时此刻,如果要立块碑,纪念非洲和中国的友情,你想在上面写些什么?(友谊万岁!友谊没有国界!友谊没有终点!)

我们为送出这份珍贵的友谊而不再遗憾!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3.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 篇六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讲述“我”到非洲旅行与一位卖木雕少年之间令人感动的接触,热情地赞扬非洲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纯真的友谊。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语。

选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习有三个目的:

1.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把本课定为两个课时完成,其课时目标分别为:

第一课时

1、会认11个字,写14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

1、巩固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学习5-15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我把第二课时定为说课对象。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疏远,运用简化阅读教学手段,抓课文重要句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这一目标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积累语言,拓宽视野。具体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中非人民的友情。

2、阅读拓展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情境写话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使“其言皆若出吾口,其意皆若出吾心”,强化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以“遗憾”为中心点,以卖木雕少年的言行、神情为线索,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自读、自悟、交流反馈中,逐步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深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写话,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积累词语。

1、出示文中的四字词,指名读,齐读。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大瀑布)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 雕)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 (人 物)

2、运用词语:

师:上面三行词语的排列不是按课文出现的先后为序的,而是重新整理过的,你有什么发现?请你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夸一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生酝酿后交流。

通过词语的运用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性,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情景、语境,可以自由想象。这样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且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浑然一体,既内化了课文中的新语言,又创造了语言。

二、自主质疑,提炼问题。

导入: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色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木雕更令“我”爱不释手,但卖木雕的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让我们走进少年的心灵品味这份感动。

1.请静思默想,或轻声读读,画出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体会体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3.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出示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读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质疑。: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生:②他怎样对待遗憾呢?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意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内容理解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紧扣问题,读书释疑。

两个问题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先沿着第一个问题来研读课文吧。

1、指导研读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1)自由读课文中“我”与少年的第一次对话部分5~9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句子,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12、13小节少年和作者的对话。

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1)指导朗读:我”说的话都有提示语,你看,“高兴地喊”、“感动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谁想站起来读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感情;谁想读读“我”的话,高兴高兴,感动感动!

(3)读着读着,你明白了吗,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朗读课文,比如:自由读,合作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感悟,读中自得。

四、补充资料

1、小朋友们,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还说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呢?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补充阅读资料及相关图片,教师配以介绍。)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

①周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

②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给非洲儿童治病。

③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2、面对这样无私的帮助,你会怎样想,会怎样做?

3、面对这样无私的帮助,少年会怎样想,会怎样做?

4、再来谈谈这个问题: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而不说其他国家的人是他们的朋友?(学生畅所欲言)

这一环节中相关资料的补充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体现了对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图片资料感性、直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课外知识。本设计力图通过这些资料的运用,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升情感。

(四)展开想象,总结全文。

1、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们已被黑人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写几句话夸夸这个少年或把你想对这位黑人少年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与文本产生共鸣,对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认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的真情实感在笔尖流淌,读写结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升华情感。

2、总结谈话: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中国与非洲相距遥远,尽管相隔千山万水,但友谊把中非人民的心连在一起。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存储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板书设计:

热情 \

27买木雕的少年        真诚 \我们是朋友

善良 /

友好 /

板书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设计的这个板书做到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文本的感情和内涵。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板书: 27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篇八

1、如果有条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识字写字指导。释是翘舌音,宾是前鼻音,要注意读正确。栩字不要读成羽。写字方面: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3、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之后,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这两部分都是为后面做铺垫,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我放弃买木雕后的遗憾心情。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才会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木雕小象墩虽然只是一件小礼物,却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其中后两个部分是教学重点。本课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上,和上一课有不同之处。上一课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间接表现,本课则多是直接表现。如,我却犹豫了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我感动极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体会写法的不同。课文中,少年猜测我是中国人,为文后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埋下了伏笔。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参见参考资料)。如有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讲。这一背景也说明国际理解是双方的行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入人心。

4、本课词语非常丰富,教师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理解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记词语注释,更不能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只要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

(3)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最后,还可以变换另外一篇短文,设置一个新的语境,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巩固本课学到的词语。

5、本课的对话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教师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6、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首先,少年希望我能够买一个木雕,虽然有推销商品的意思在内,但主要还是希望游客能带走一个纪念品;当我不打算买木雕后,少年先是觉得遗憾,后来又决定送一个木雕给我,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着遗憾离开非洲。这表现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也表现出他的质朴、善良。可先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放开说说,也可以结合选做题让学生直接写一写。

卖木雕的少年 篇九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出示象形字“朋友”让孩子们猜,中国汉字真是有趣。同学们,你有朋友吗?你和朋友都经常在一起做些什么呀?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你的朋友有没有帮过你的忙?是呀,朋友,可以把快乐加倍,把悲伤减半。我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也能成为真诚互助的好朋友。愿意吗?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还记得课文讲了“我”和黑人少年的什么事吗?(出示填空)再加上这个象墩又实在太重了。

2、一个卖木雕的少年最后却送出了木雕,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翻开课文来一步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活动吧!

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去读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

二、品读“遗憾”

出示第9自然段。

请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一个词语:遗憾。“遗憾”就是因某件事不能称心如愿而感到的惋惜、失望。读词。它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两次,一次写谁遗憾?(少年遗憾),一次是写谁遗憾?(夫人遗憾)

(一)、体会夫人的遗憾

1、夫人因什么事而感到遗憾呢?

2、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到底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回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请谁来读,其他同学想!

(1)、哪里精美?请生说。a(构思新奇在哪儿?)人坐哪儿呢?说是坐在坐凳上,其实就好比坐在象背上,这真是构思新奇啊!再加上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简直就跟活的一样)果真精美!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词。是呀,夫人她站在少年的摊位前,看看这个,这个坐凳,瞧瞧那个,那个坐凳,再看看另外几个,哎呀,这些坐凳个个。只要是站在夫人旁边的人都看出来了,看出什么来了?(夫人非常喜欢,想买)

(2)、都喜欢到什么程度了?(爱不释手)请你完整地读出那句话。哪几个词都能感受到夫人对象墩的喜欢?哎呀,都喜欢得忍不住捧在手上了,捧起来又舍不得(放下了),这种“爱不释手”的感觉谁能读出来?

是呀,也许这时同游的朋友不耐烦了:走吧,走吧,我们到那边看看吧,可是夫人……也许导游正在不停地催促:上车啦,上车啦,我们还要到下一个景点呢?可夫人还是……

评: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一点就通。

感情读得多好啊!

(3)、如此喜欢却不能带走,确实遗憾,让我们一起读出夫人的遗憾。

(二)、重点体会少年的遗憾

那么少年又为什么遗憾呢?

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5-9自然段,划出少年说的话,仔细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愿意的话可以在旁边写下来。

2、交流出示少年说的三句话,引导体会少年内心的遗憾。

先请谁来读读红颜色标出的两句话,第二句话多加了几个字,两句话读起来语气就不一样了。自己读,怎么不一样了?

生:“更有礼貌”是的,更有礼貌了。请你礼貌地读读。

生:“更诚恳了”对呀,更有诚意了。那你能读得更有诚意一些吗?一起读第二句话。少年说话如此诚恳,他的心里在想什么?a(是的,非洲是个非常穷的地方,所以金钱对他来说非常地重要,卖不掉木雕,心里当然遗憾了。读遗憾句。)

b:(非常希望夫人能带走一个纪念品)师:是呀,你圆了心愿我赚了钱,多好!

c:(非常想卖掉象墩)师:是呀,非洲是个非常穷的地方,少年多想让自己的日子更好过一些啊!

可是尽管少年再诚恳,夫人就是不买,少年心里当然有些遗憾了。读遗憾句。

3、不过这个刚刚还一心想着卖木雕的少年,当知道夫人是中国人的时候,他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请谁来读读少年问夫人的这句话,(出示句子)这是少年的——猜测,所以要读得轻一点,再来试试。出示:我点点头,少年心想……

会想些什么呢?这和中非两国的亲密交往有关。

4、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图文资料吧!(播放课件)注意看文字。

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位少年,你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是呀,中国人给予了非洲人那么多的帮助,在非洲人民的心目中,中国人就是他们的朋友,中国和非洲就是朋友,少年也当然把夫人当作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就要……)而现在,中国游客遇到了麻烦,非洲少年帮上忙了吗?他的心里又会怎么想?噢,原来少年并不真是为了……真正的原因是……

真是一位善良的黑人少年。读第9自然段。为了不让这个中国朋友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少年又专门为夫人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大声读读第10—15自然段。

三、感悟友好(引:做好了象墩,少年就……)

1、(专门等)你能把那几句话读出来吗?哪几个词最让你感动?你从“专门”“等候”这几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他等了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呀,少年就一直坐在这块岩石上,等到太阳落山,等到暮色已至,等到别人都吃过晚饭出来散步了,他还是耐心地等着。

我说少年啊!你还是回去吧!你们又没互相约定,天知道等得到还是等不到?

(少年:我一定要……亲手……)

何必呢?夫人连你姓会名谁都不知道?值得你这样等吗?

(生说)

哎呀,多善良、多么可爱的一位黑人少年啊,我觉得你也非常善良。让我们带着感动,一起来读出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吧!

2、少年还专门为夫人做什么了?(出示:这个小……却只有拳头大小。)

(1)、这件“沉甸甸的东西”指什么?课文还有什么地方写到沉甸甸了?白天的那个象墩为什么沉甸甸的?为什么说这个小象墩也是沉甸甸的?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象墩(第二句点红)它多大?(师演示拳头)除了这一点不一样,其他方面都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比如说……

(3)、是呀,一大一小竟会如此相同,我觉得这太难办到了!少年肯定费了很多心思,用了很多办法吧?请同学们大胆想像一下:可能是……(这真是太凑巧了,看来这象墩和夫人真是有缘,不过天底下凑巧之事毕竟太少了。)也可能是……还可能是……更可能是……

(4)、少年费了那么大的心思弄来这个小象墩却只是拿来—送人的!现在你觉得这“沉甸甸”的小象墩还包含着什么呢?(出示填空)(评价:我感到小象墩变沉了,更沉了,原来它还包含了这么多啊!综合在一起就是……)这真是千里送象墩,礼轻情意重啊,现在让你读,你能读好这份沉甸甸的友情了吗?

同学们,此时夫人还遗憾吗?她的心情怎样?可是夫人和少年毫不相识,她到现在还不知道少年为什么对她如此友好,白送象墩呢?请谁来代替少年读出他回答夫人的一句话?(板书)让我们一起来回答一遍吧!

3、出示“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是呀,此时夫人才深深地明白了,当初少年的那丝遗憾是因为……

少年的耐心等候是因为……

少年的亲手赠送更是因为……

一句“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就像一阵微风,轻轻地拂去了夫人心中的遗憾,你说夫人感动吗?假如此刻你是其他国家的游客呢?或是非洲本地的人民呢?当你们看到了少年为夫人所做的一切,你们感动吗?又会如何夸赞这位少年?请同学们先假想自己是下列其中一种身份的人物,然后写几句话夸夸这位少年吧:生写。交流。

四、升华。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的,只要心存友善,哪怕远在天涯海角,我们也能成为好朋友;只要我们心存友善,不只是中非,全世界的人都能成为好朋友!是呀,我们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之上,同一片蓝天之下,又有什么理由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呢?你们说对不对?最后让我们用夫人的话结束这堂课吧: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卖木雕的少年 篇十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

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文

1、教师出示木雕工艺品:这个大象木雕是徐老师从云南带回来,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木雕吗?(栩栩如生、构思新奇……)其实最著名的要数非洲木雕。(出示非洲木雕图片)教师简介非洲木雕的来历、种类。

资料:非洲木雕

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传统非洲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离开躯体,但仍然在活着的人中间走动。所以非洲人就想出制作面具和木雕的方式,为祖先的灵魂找个去处,避免对活着的后人造成危害。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间艺人之手,那娴熟的刀法,生动的表情刻画,神秘而怪异的造型,使之成为世界各地乐于收藏的艺术品。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由于非洲大多数民族没有文字,所以面具和雕刻又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许多非洲古老神话就是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所以这些面具和雕刻又被称之为“非洲式照片”。

2、揭题:如果我们去非洲旅游一定要带回一两件木雕工艺品,作者在非洲买木雕时,碰上了一位热情的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a、一边读一边划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语造句;b、读准生字条、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给它组词。c、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a、“买卖”是一对反义词,说几个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b、“犹豫”找找反义词;(果断)

c、“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出示瀑布的图片,教师简单介绍瀑布,用上词语库中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名不虚传、壮观)

d、课文又是怎样来形容瀑布的?划出课文中描写瀑布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出示课文中描写瀑布的句子: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资料: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位于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 800米,比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宽了几乎90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语中意为“雷霆翻滚的云雾”。

e、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指名说,随机解释词语的意思。

f、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找出“我”心理变化的句子

1、再次轻声读课文,划出我心理变化的句子。

2、交流: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爱不释手  犹豫   遗憾    高兴

爱不释手

句子1: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理解“爱不释手”的意思,

说说我爱不释手的原因。

句子2: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地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这个木雕设计的与众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难怪作者会那么爱不释手。

③ 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个象墩,你会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谁愿意来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专注。

你的表情告诉我,你非常喜欢这个象墩。

看木雕的时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让人觉得你真的很喜欢。

④ 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指名读、男女生读)

犹豫

① 你从哪里看出“我”很犹豫?

出示: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过渡:作者此时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经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欢象墩,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谁能把我当时矛盾的心理读出来?指名读

② 你还从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 ,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理解  “语无伦次”

过渡:是啊,想买又不能买,这让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加上少年那么诚恳地让我买一个,更让我语无伦次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⑶ 遗憾:

① 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遗憾?

句子3: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a 过渡:自由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b、联系上下文,说说“我”的遗憾和少年的遗憾分别是什么?

c、过渡:作为非洲人民的朋友,而不能带走非洲的木雕,少年感到非常遗憾。

4、“我”高兴什么,遗憾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讲。

四、写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来写“售”和“驮”。

2、看到这两个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板书

27、卖木雕的少年

爱不释手

犹豫

遗憾

高兴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yufangan/l419w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