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方案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品多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品多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品多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0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简便算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126×36305×18283×23402×29

学生计算后,选两道题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让学生对着竖式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这节课就在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多媒体播放情景图。

引导学生说图意,并按图意列出算式 470×40。

教师:同学们会计算470×40吗?

如果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则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把47与4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如果学生只用一种方法算,则按以下的方式组织教学。把学生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学生:我第一步是用0去乘470,得到的积是000;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4去乘470得1880个十;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教师:这道题和我们面前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哪些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这道题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

教师: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我们前面掌握的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全是0,由于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步计算没有意义。

教师:所以,特殊的题目应该有特殊的算法。这道题可以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你们掌握的知识来探讨一下,看谁能找到简便的算法。

学生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果学生自己能探讨出新的算法,教师则在鼓励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看来同学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没关系,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样算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算式。

教师:这个竖式和我们列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竖式多了一条虚线,并且只算了一步。

教师:先来研究这条虚线,哪个同学能猜出这条虚线表示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这条虚线把470和40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47乘4,另一部分是两个0。教师:47×4和470×40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47×4

教师:算一算47×4的结果。

学生算出47×4=188。

教师:和你们前面算出的结果比,小多少?

学生:188比18800缩小了100倍。

教师:能解释缩小100倍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出缩小100倍的原因是47比470缩小了10倍,4比40缩小的10倍,一共缩小了100倍。

教师: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小明对47×4的积作了什么处理?

学生:把47×4的积188扩大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的计算过程?

学生:小明是把470和40分别缩小100倍,先算47×4,算出结果后,再把乘积扩大100倍。

教师:这种算法和我们前面的算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这种算法要简便得多。

教师:如果用另一种算法该怎样算?

学生:先算23×4,再在它的乘积后面添两个0。

教师:如果算380×87呢?

学生:先算38×87,再在乘积后面添一个0。

教师:为什么前一个算式要添两个0,后一个算式只添一个0呢?

学生:因为前一个算式是缩小100来算的,后一个算式只缩小了10倍。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师:用这种方法算一算230×40,380×87,63×250。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主要展示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末尾有0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由“发现、探索、小结”三个环节构成。通过学生用原来的计算方法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让学生直观地发现有一步计算是无用的,从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的需要;再通过对小明竖式的理解过程,让学生理解这种算法的算理;再通过学生的小结归纳,掌握这种计算方法。这三个环节层层相扣,展现了学生探索新算法的全过程,也体现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较好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要求学生先估算出结果,再进行笔算,看笔算结果。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要求学生先判断对或错,然后对错误的题说一说错的原因,并说一说防止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6、7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二

课题名称: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47例1,做一做,练习八1、2、8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基本能准确、迅速地进行估算,会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课堂检测单

导学问题串: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

2、尝试计算145×12,并给同学讲讲你是怎样算的。

3、对于同学的讲解,你有什么问题或建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你是怎样算的。

23×30=、47×20=、42×19≈、58×41≈

2、笔算下列各题,并说你是怎样算的。

43×26=、12×34=

二、新课:

1、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指名列式,并说为什么这样列。

3、尝试计算145×12=

4、将自己的计算过程讲给同桌听。

5、指名给全班讲解,并板演计算过程。

6、指名给讲解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对同学的讲解提出建议或意见

7、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8、用计算器验算。

三、巩固

1、完成课堂检测(一)(数学书P47页做一做)

2、练习八8,改错

四、作业

练习八1、2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三位数乘二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的内容之一,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好基础。教材精心选择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教材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但由于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地出现各种不同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经历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咱们班的学生,个个非常聪明、能干,计算能力很强,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咱们来口算几道题好不好?电脑出示题:145×3、421×2、45×11、35×12、135×8、214×9。

2、笔算。

师:大家看这道题,45×12得多少呢?

请拿出练习本,开始笔算吧。(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他计算的结果正确吗?

师生共同检查竖式……

师:谁能说说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让全体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有的学生也许会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列竖式或用计算器等。指名板演,并组织反馈

学生继续讨论计算方法,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引入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提问: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145×12=

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把你的估计写下来,与同桌交流。

3、那有什么计算方法让我们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呢?

(1)请拿出练习本笔算吧,做完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笔算的?要求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2)谁愿意把你的笔算过程分享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4、怎么样才能最快地知道我们我们刚才计算的题有没有算对呢?请出“计算器吧”。

1、学生展示、交流估算方法:A、把145看成150,150×12=1800

B、把12看成10,145×10=1450

C、把145看成150,12看成10,150×10=1500……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2、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学生分享后,再通过集体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拓展练习,深化理解

1、我会做

课件出示:书第4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

师:谁来说说你的笔算过程和结果。

2、我做得最快

322×24=145×27=679×13=286×35=

(1)分组算

(2)公布比赛结果

(3)表扬

3、我是小医生。

出示课本第50页练习七的第7题

(1)谈话:有位同学他也做了三道题,请同学们帮他诊断一下,他有没有做对,把不对的改正在旁边。

(2)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我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①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积的末尾对准了个位。

②当遇到进位的情况时不进位。

③受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影响,忘乘百位上的数。

1、运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改错的形式,把学生计算过程中易产生的错误加以纠正,从反面提高乘法计算的正确率

四、回归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就是迁移类推的办法,这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要是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三位数或多位数乘多位数你有办法吗?你敢试一试吗?愿意动脑筋的孩子,请你们试试吧。

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交流:

1、数位对齐;

2、分位相乘;

3、合并相加;

4、满十向前一位进1

既归纳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又能激发起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决心和欲望。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汇报交流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上的例l、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12l×2=12l×10=216×1=216×40=304×20=304×1=112×30=112×4=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12。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大约是120×10=1200。

教师:可是题中不是要求我们算大约有多少千克,而是要算出它的精确值。这就要涉及笔算的问题了。同学们在前面学习过哪些笔算呢?

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师用纸片盖住“121”中百位上的“1”,只留下“21×12”。

教师:现在会算了吧?(学生:会算)请大家用笔算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所示:

教师:也就是说,同学们是把12分成10和2来分别和21相乘,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这样做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做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认为是可以的。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能说说你? 用2乘121得242,再用10乘121得1210,把两次乘积加起来,就知道121×12的积是1452了。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如下所示:

教师:能说说第二次的乘积“121”中后一个“1”要对着十位写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21×10=1210,后面这个“1”要对着十位写,才能表示1210,要不然就成了121了。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和刚才估算的结果比,差异大吗?

学生:有一定差异。

教师:所以,有时我们需要精确数时,还要用到笔算乘法。现在同学们会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了吗?

学生:会算了。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68页中的课堂活动上的题。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然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一是突出笔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笔算的应用价值;二是让学生先估算,再笔算,能在探讨笔算计算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三是有效地借助学生原来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讨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是关注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地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重点研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教学例2。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指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大家会算 224×52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计算时要注意思考这道题和前一道题有哪些不同?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然后再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到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请这个同学结合自己的计算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学生: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比计算上复杂得多,主要是在计算第二步时要连续向前一位进位。

教师:这是计算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你是怎样解决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进位的数记在心里,也可以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然后相加时再把这个小数字去掉。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我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每一步乘的位数要多一些。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第9页的课堂活动。

教师:这这群小朋友在争论什么?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同学在争论34×386的列式问题,这两种竖式都列得对,因为在乘法中,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教师:这样一来,不管在乘法算式中的三位数和两位数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我们都能计算了,请同学们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从“做”入手,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整地呈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片断中的连续进位是计算中的一个难点。用乘法交换律来计算 34×386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具体体现,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0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简便算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126×36305×18283×23402×29

学生计算后,选两道题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让学生对着竖式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这节课就在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多媒体播放情景图。

引导学生说图意,并按图意列出算式 470×40。

教师:同学们会计算470×40吗?

如果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则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把47与4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如果学生只用一种方法算,则按以下的方式组织教学。把学生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学生:我第一步是用0去乘470,得到的积是000;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4去乘470得1880个十;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教师:这道题和我们面前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哪些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这道题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

教师: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我们前面掌握的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全是0,由于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步计算没有意义。

教师:所以,特殊的题目应该有特殊的算法。这道题可以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你们掌握的知识来探讨一下,看谁能找到简便的算法。

学生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果学生自己能探讨出新的算法,教师则在鼓励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看来同学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没关系,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样算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算式。

教师:这个竖式和我们列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竖式多了一条虚线,并且只算了一步。

教师:先来研究这条虚线,哪个同学能猜出这条虚线表示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这条虚线把470和40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47乘4,另一部分是两个0。教师:47×4和470×40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47×4

教师:算一算47×4的结果。

学生算出47×4=188。

教师:和你们前面算出的结果比,小多少?

学生:188比18800缩小了100倍。

教师:能解释缩小100倍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出缩小100倍的原因是47比470缩小了10倍,4比40缩小的10倍,一共缩小了100倍。

教师: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小明对47×4的积作了什么处理?

学生:把47×4的积188扩大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的计算过程?

学生:小明是把470和40分别缩小100倍,先算47×4,算出结果后,再把乘积扩大100倍。

教师:这种算法和我们前面的算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这种算法要简便得多。

教师:如果用另一种算法该怎样算?

学生:先算23×4,再在它的乘积后面添两个0。

教师:如果算380×87呢?

学生:先算38×87,再在乘积后面添一个0。

教师:为什么前一个算式要添两个0,后一个算式只添一个0呢?

学生:因为前一个算式是缩小100来算的,后一个算式只缩小了10倍。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师:用这种方法算一算230×40,380×87,63×250。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主要展示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末尾有0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由“发现、探索、小结”三个环节构成。通过学生用原来的计算方法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让学生直观地发现有一步计算是无用的,从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的需要;再通过对小明竖式的理解过程,让学生理解这种算法的算理;再通过学生的小结归纳,掌握这种计算方法。这三个环节层层相扣,展现了学生探索新算法的全过程,也体现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较好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要求学生先估算出结果,再进行笔算,看笔算结果。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要求学生先判断对或错,然后对错误的题说一说错的原因,并说一说防止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6、7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的例2及“做一做”题目,练习二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多位数法则的运用。

教学关键:乘数与被乘数的积的个位要与乘数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完整回答下列各题。

(1)70里面包含有几“十”?260里有几个“十”?

(2)140是几个十组成的?几个十组成280?

2、口算。

4×7+33×7+67×9+8

6×8+57×5+97×8+3

3、专项训练。(要求学生正确填写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数是多少个“十”。)

二、新授。

1、引言: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如果被乘数是三位数,该怎样乘呢?分几步计算?这是今天例2所要研究的内容。课题是: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板书)

2、教学例2。212×34

(1)学生试算。

(2)分析讨论:

提问:例2用乘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被乘数各位上的数,各乘了几次?为什么?(各乘了三次,因为被乘数是三位数。)

3、例2与例1比较。

(1)不同点:例1,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例2,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2)相同点:乘的笔算方法相同。

帮助学生讲述计算过程,归纳笔算法则。

三、巩固。

完成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题目。

1、板演:

(1)提问:963是什么与什么相乘的积?

(2)继续把题做完。

(3)训练学生口述笔算法则:

321乘以13的笔算分三步算:第一步用乘数3去乘321得963;第二步用乘数1去乘321得321个十,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第三步把两次乘的得数加起来。

2、独立做另外2道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应该注意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数对齐。

五、作业。

做练习二的第6-10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上的例l、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12。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大约是120×10=1200。

教师:可是题中不是要求我们算大约有多少千克,而是要算出它的精确值。这就要涉及笔算的问题了。同学们在前面学习过哪些笔算呢?

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师用纸片盖住“121”中百位上的“1”,只留下“21×12”。

教师:现在会算了吧?(学生:会算)请大家用笔算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所示:

教师:也就是说,同学们是把12分成10和2来分别和21相乘,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这样做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做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认为是可以的。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能说说你? 用2乘121得242,再用10乘121得1210,把两次乘积加起来,就知道121×12的积是1452了。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如下所示:

教师:能说说第二次的乘积“121”中后一个“1”要对着十位写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21×10=1210,后面这个“1”要对着十位写,才能表示1210,要不然就成了121了。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和刚才估算的结果比,差异大吗?

学生:有一定差异。

教师:所以,有时我们需要精确数时,还要用到笔算乘法。现在同学们会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了吗?

学生:会算了。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68页中的课堂活动上的题。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然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一是突出笔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笔算的应用价值;二是让学生先估算,再笔算,能在探讨笔算计算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三是有效地借助学生原来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讨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是关注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地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重点研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教学例2。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指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大家会算 224×52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计算时要注意思考这道题和前一道题有哪些不同?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然后再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到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请这个同学结合自己的计算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学生: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比计算上复杂得多,主要是在计算第二步时要连续向前一位进位。

教师:这是计算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你是怎样解决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进位的数记在心里,也可以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然后相加时再把这个小数字去掉。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我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每一步乘的位数要多一些。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第9页的课堂活动。

教师:这这群小朋友在争论什么?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同学在争论34×386的列式问题,这两种竖式都列得对,因为在乘法中,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教师:这样一来,不管在乘法算式中的三位数和两位数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我们都能计算了,请同学们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从“做”入手,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整地呈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片断中的连续进位是计算中的一个难点。用乘法交换律来计算 34×386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具体体现,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12×3=205×3=25×2=170×5=150×3=125×2=

(2)用竖式计算:

26×47=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

128×16=

(2)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

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提问:

先算什么?

(先算128×6)

再算什么?

(再算128×10)

最后算什么?

(6个128与10个128的和)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3、总结算法。

(1)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步骤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

么区别和联系?

(2)讨论:怎样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2、完成教材1、2、4题。

第1题:是竖式计算过程中的口算练习。

第2题: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竖式计算方法的巩固。

第4题: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计算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这个班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书写比较规范。但这个班学习不够积极,上课不喜欢个别回答问题,只喜欢集体回答。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已理解了。

3、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每组算一题其他组作判断。

16×4230×419×3180×4

2、竖式笔算: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南宁人的精神是什么?能帮就帮,那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呢?昨天我们中心校倡议同学们为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对吗?据了解已经有一个班捐得了145元钱,如果每个班都捐得145元,我们中心校共有几个班级呀?(12个班),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能捐多少元呢?)

1、板书题目:每个班捐145元,我们学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

2、你想怎么列式?145×12=(元)

3、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4、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5、145X12,你想怎样算?

(1)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全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说一说你的想法?

(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②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③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6、学生互相说算法。

7、你想提醒大家笔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验算。

8、观察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三、练习:

1、基本练习〔目的:达到正确,快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的第一题,能做几题就做几题。(讲评时提醒学生最后一题可交换因数的位置,使计算简便)

279×31545×6928×287

结论:仔细观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几位数或几位数。

2、变式练习〔目的:针对易错点进行改错〕课本51页第7题说出右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3、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第3题。

四、课堂总结,学法提炼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师:回顾一下刚才你们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哪些办法?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yufangan/wn90g1.html
专题